“強強聯手”的耀眼之作,Xavian Concerto 座地式音箱

一般來講,“強強聯手”是指在某一領域都有很強能力的人或者機構聯合起來“搞大事情”。那么,在某一領域都有很強能力的兩個“國家”聯合起來會是什么結果呢?Xavian這個Hi-End音響品牌就會告訴你正確的答案。

產自捷克,源自意大利
嚴格來說,Xavian是一個來自捷克的音響品牌,但是深究起來,它又是源自意大利。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捷克雖然不算“老牌”的音響強國,但是其文化藝術的底蘊可不簡單。捷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布拉格早在16世紀時便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的首都,堪稱是歐洲的文化之心,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同時在音樂方面擁有極為豐富的傳承和內涵,德沃夏克、斯美塔那、馬蒂努、蘇克等音樂家大名鼎鼎,提琴制造工藝也是業內頂尖。進入21世紀以來,捷克借助連接東、西歐的地理優勢和較為低廉的人工,逐漸成為了西歐乃至北美的生產基地。音響行業也不例外,不少著名品牌都將加工廠設在捷克,捷克也慢慢誕生出了一些自己的音響品牌。至于意大利,就更不用廢話了,文藝復興的光輝催生出了深厚的音響文化,Sonus Faber、Chario、Opera這些發燒友們耳熟能詳的Hi-End品牌早已奠定了意大利音響在全球的扎實地位,精美的工藝和藝術味濃郁的外觀設計更是一絕。

“演奏”和“還原”音樂
那么,Xavian品牌是怎么和捷克和意大利扯上關系的呢?這得從品牌的創始人Roberto Barletta說起,他就是一位出生在意大利,但去到捷克創立品牌生產產品的音響人。Roberto Barletta出生于意大利北部都靈市的一個原籍在意大利南部的家庭。這個家庭來自所謂的“大格雷西亞”地區,這一地區也是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斯、19世紀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魯索等人居住過的地方,也算是有著藝術和哲學的遺風Roberto Barletta在一個音樂家庭中長大,小提琴、吉他和歌聲令他的童年格外豐富,深深地影響著他的靈魂。1984年,他對音樂和技術的興趣讓他決心投身于在家庭環境中通過音響器材來“演奏”和“還原”音樂這一事業。
1989年,Roberto Barletta自己制造了一臺純甲類音頻放大器,震驚四座。同年,他開始為一家意大利音響公司工作,該公司主要生產揚聲器系統和功率放大器。5年后的1994年,Roberto Barletta決定去捷克首都布拉格創業,2年后他便創立了Xavian品牌。很自然的,Xavian品牌也繼承了兩個國家文化的靈魂,推出了一系列的高端揚聲器,采用了歐洲幾大揚聲器單元生產廠家的定制產品,配合精心設計的箱體和分頻器,聲音表現高貴自然,價格也相對較為合理。因此,Xavian品牌的揚聲器產品推出不久即在業界贏得了一致好評,成為了捷克最為著名的音箱品牌之一,并且在2009年被引入國內的音響市場。Roberto Barletta一直堅持親力親為設計每一條線路,親手組裝每一對音箱,并進行監督質量控制,這樣的敬業精神持續至今。2011年,大衛.海卡加入了Xavian品牌團隊,他是世界上最有經驗和最有才華的音頻工程師之一,Xavian品牌向頂級的Hi-End更進一步。

簡約的傳統復古設計
說了這么多,還是來看看這次接觸到了Xavian品牌的最新款座地式音箱——Concerto(協奏曲)。翻遍了廠家的官方網站,竟然沒有找到Concerto隸屬的產品系列,看來確實它是夠新的,也許廠家也還沒有想好把它歸于哪個系列,或者是新創一個系列?
不管怎么說,Xavian品牌顯然是對Concerto座地式音箱寄予了厚望。廠家介紹,Roberto Barletta在品牌成立后的27年間,不斷吸收客戶的反饋、了解普通家庭用戶的需求,從而讓新的音箱產品更契合發燒友們的日常生活。光是從Concerto座地式音箱的外形設計來看,顯然是有點復古的味道,筆直的棱角線條、標準的長方體造型、傳統的真木皮外飾……一切都顯示出它的初心:不追求形式和概念上的現代設計潮流,而是返樸歸真從物理和功能性上完成最終目標。你也許會吐槽:這樣的設計就相當于沒設計嘛,沒有意大利味!不過,你只要靠近觀察,就能夠體會到高級工藝的魅力:箱體表面全部覆蓋了精心打磨做漆的真木皮,花紋對稱,工藝精湛,簡直有高檔原木家具的觀感和觸感。當然了,如果你覺得斑馬木、玫瑰木、櫻桃木、橡木這樣的傳統木皮略顯乏味,也可以選擇高光黑或高光白的漆面,相對要時尚很多。

獨特的“鏡相低頻技術”
Concerto座地式音箱是三單元三分頻后導向低頻反射式設計,MDF中密度板材制成的箱體內部設計有非常復雜的支撐結構和獨立腔體設計,每只單元在其中獨立工作不會相互干擾;再配合從瀝青、毛氈到MDF板材三種互補的阻尼材料,確保工作時產生的箱體諧振最低,保持聲音的純凈度。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Concerto座地式音箱三只單元中的低音單元位置靠近面板底部,非常貼近地面,這樣的設計一般來講是可以借助地面的反射,加大低頻的量感。同時需要注意的是,Concerto座地式音箱搭配了一個高度可調的底座,設計風格也比較傳統。箱體的低頻導向孔位于底部正,因此工作時導向孔正對地面,而底座兩側的弧形通風口可以將從低頻導向孔中出來的低頻能量傳播到音箱四周,調節底座的高度則可以調整導向孔距離地面的距離,從而調節低頻的量感和速度,廠家稱之為“鏡相低頻技術”。由此可見,Concerto座地式音箱在低頻的設計上格外下功夫,可以預想別看它箱體不大,低頻的表現應該會有越級的水準。

毫不奇怪,Concerto座地式音箱的三只單元全部來自著名的單元專業生產廠家的定制產品,這回用的是丹麥Scan Speak品牌。低音單元和中音單元在設計用料上完全一樣,唯一區別在于直徑大小,前者直徑227mm,后者直徑181mm。這兩只單元均采用質量輕強度高的Kevlar振膜,具有高靈敏度、寬頻響的特征。高音單元則是采用直徑26mm的經典絲綢半圓頂,手工浸漬制成,配合雙磁體工作,具有超低重量、高靈敏度、高穩定性的特征。
Concerto座地式音箱的分頻器設計比較獨特,一方面使用了優質的Jantzen和Mundorf品牌的元器件,另一方面所采用的元器件數量比較少,因此效率更高、工作更為線性,也讓音箱的靈敏度高達94dB,相對更容易驅動。音箱的分頻點則被設置在250Hz和2500Hz。背板上,只在最下方有廠家專門定制的鍍金接線柱。低頻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在意大利和捷克“強強聯合”之下,Concerto座地式音箱的表現究竟如何呢?別看它的體積并不大,外觀也是簡簡單單的沒有那么“威猛”,但是在試聽中卻表現出超出箱體大小的驚人低頻和動態表現。播放孔澤爾指揮辛辛那提通俗管弦樂團演奏的《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時,弦樂齊奏起來就頗為令人振奮,低頻的規模感和沖擊力非常出色,低頻聲波層層疊疊的快速推進,自帶如波浪般震蕩的力度讓人覺得相當過癮。也許是有Kevlar振膜的中低音單元助力,打擊樂器帶來的瞬態反應也格外快速,同時也展現出輕松自如的控制能力。整體來看,單從低頻表現這一方面來講,Concerto座地式音箱確實有越級挑戰更高級的中大型音箱的實力,“鏡相低頻技術”果然還是有兩把刷子,當然廠家精準的校聲功夫也不容忽視。

說到音色表現,Concerto座地式音箱帶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如外觀一般的平順自然,簡單中透露著對音樂深入的理解。例如播放《德沃夏克弦樂四重奏》時,弦樂那種略帶粘稠的摩擦質感被還原得相當真實,同時音色更偏于中性樸素,樂音跳躍而生動,準確還原了四把提琴的定位和距離感,形成了一個豐富而有層次的立體音場。借助優秀的低頻表現打底,琴聲富于節奏的律動感也被敏銳地捕捉到,渾厚有力之中又帶著輕松的閃爍感,同時低音位置的演奏又有著出色的規模感和震撼力,不得不承認Roberto Barletta果然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