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某個或多個特定數字的特別喜愛,是全球各地人們的普遍現象。不過,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們對于數字的選擇又有所區別。例如,咱們中國人由于數字“8”的諧音是“發”,有發財的含義在里面,所以大家都以手機號、車牌號甚至門牌號有“8”為貴。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國家中,則是以“7”為幸運數字,因為“7”在圣經中出現次數較多,而且都有相應的宗教故事的解釋。
而比較意外的是,同為東方文化的日本卻是延用了基督教文化的幸運數字“7”,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帶“七”的名字,如“七福神”,“七十七銀行”等。日語中使用“七”的慣用語中,“七”其實不再指代數字本意,而是“多”的意思,同時也是幸運和幸福的標志。

對于地道的日本音響品牌來說,自然也將這種獨有的數字文化融入到了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之中,例如這次試用的這款電子管前級放大器就是以“7”作為產品型號的關鍵數字,同時該音響品牌對“7”也有著執著的偏愛。
這就是來自日本的經典Hi-End電子管放大器品牌AudioNote。這個品牌歷史悠久,早在1979年便已創立,最初是以生產手工繞制的變壓器為主。品牌的標志除開“Audio Note”字樣之外,還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圖案,里面是一只號角單元的剖面示意圖,并且有“KONDO”字樣。“KONDO”其實就是Audio Note品牌的創始人近藤公康的名字。近藤公康在創立Audio Note品牌之時,是想將音響和音樂結合在一起,他之所以聞名于世是因為首次在音響產品的設計中使用純銀材料作導體的線材,使得音響器材的聲音格外優美,因此他也被稱作“音頻銀匠”,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炮而紅。之后,Audio Note品牌又收購了另外一家日本制作的號角揚聲器的廠家,因此在商標圖案中也設計了號角的形狀。

近藤公康對于音響和音樂的理解非常簡潔而富有哲學意味,他認為,音響器材和音樂就是用來展現“真善美”的。所謂“真”,就是指放大器和揚聲器作為放大音頻信號的設備,完整地重放音樂是它們唯一最終目標。要實現這一點,應當采用正確的技術,而不是在過度的電路設計上面下功夫。所謂“善”,是指通過追求最好的品質和音質,與發燒友建立內在的聯系;專業音響知識不僅是經驗的積累,也是實現與音樂相關的美好愿望的結果。所謂“美”,是指當人們認真對待它們時,無論是音樂還是音響,都是一種對“美”的表達和追求,目標在于用最好的技術向世界展示最美的音樂。
在Audio Note品牌的網站主頁上,大大地寫著這么幾個字“Reincarnation of Dormant Art”,翻譯成中文就是“催眠藝術的化身”。看來,Audio Note品牌對自己聲音的感染力充滿了自信心。

真正讓Audio Note品牌在全球Hi-End音響領域取得崇高地位的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推出的M7(請注意:“7”這個數字出現了)前級放大器,與同廠傳奇的放大器ONGAKU一起,以聲音強烈的真實感、優雅平和、情感豐富的特征著稱。與Audio Note品牌如今名滿業界的電子管放大器不同,初代的M7竟然使用的是FET場效應晶體管放大,生產了僅僅100部停產,至今仍是頂級發燒友們珍藏追逐的對象,價格當然也貴到飛起。
之后,M7又推出了精簡版的M-7II,一直到2000年才推出了M7的第二代產品M7 II K,這時開始采用電子管放大,并且細分為四個不同的型號,分別是只有唱頭放大功能的M7 Phono、具備唱頭與高電平輸入功能的M7標準版、只有高電平輸入功能的M7 Line和在標準版基礎上采用更珍貴的電子管的M7 Signature簽名版。從初代到第二代的M7,期間經歷了超過20年,這說明近藤公康的產品開發和布局相對保守,并且也只針對極為少數的高端客戶。

自從近藤公康逝世、蘆澤雅基接任社長后,Audio Note品牌在新品開發上積極了不少,努力擴大產品范圍,目前品牌旗下的產品包括功率放大器、前級放大器、唱頭放大器、合并式放大器、唱頭、MC動圈變壓器、線材等等。而在“7”這個產品序列上,又推出了KSL-M7電子管前級放大器,也同樣有Phono、Line、標準版三款,不過較M7 II K采用了更為新型的電子管,更能夠體現高清晰度音頻的優勢。
而這一次試用的M7Heritage電子管前級放大器,光是從型號命名就讓人感到厚重的“傳承感”:“M7”不用說了,直接延用初代型號;“Heritage”則是“遺產”“傳承”的意思。廠家的用意已經很明確了,就是繼續將經典M7的魅力繼續發揚光大。

M7 Heritage電子管前級放大器的外形仍然延用了傳統的設計,鋁合金制成的前面板分為左寬右窄的兩個部分,右部用來標注產品型號和放置電源鍵,左部則是采用對稱方式放置信號源選擇旋鈕、音量調節旋鈕以及小型功能旋鈕,同時,金黃色的Kondo商標銘牌也位于正中,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據廠家介紹,M7Heritage電子管前級放大器在保持M7富于情感的經典音質同時,又進一步采用了更新的加工工藝和音頻技術,通過精心設計的電路和經過手工測試的高品質元器件,有效地提升整體素質。其中,最典型的操作就是唱頭放大電路的模塊化設計,與印制電路板的設計相比,具備手工接線和信號路徑更短的優勢。同時,通過在唱頭放大電路模塊旁邊設計一只去耦電容,有效地實現了信號回路最小化。唱頭放大的第一級采用了兩只ECC803S(或12AX7)電子管組成的SRPP(并聯調整推挽)電路;兩只6072(或12AY7)作為第二、第三級的屏極跟隨器和陰極跟隨器,從而實現高度精確、平衡而生動的唱頭放大效果。

M7 Heritage電子管前級放大器的線路放大部分與唱頭放大部分一樣是模塊化設計,同樣也在線路放大電路模塊的左右各設計了一只去耦電容,以實現信號回路最小化。屏級跟隨和陰級跟隨電路通過四只6072(或12AY7)進行直接耦合,從而實現較低的500Ω輸出阻抗和18Hz的截止頻率(負載20kΩ時),最終實現強大的驅動能力。
在對于電子管放大器尤為關鍵的電源供應部分,M7 Heritage電子管前級放大器采用了一只6CA4(或EZ81)電子管作整流調諧。電源變壓器和電源扼流圈經過特殊匹配設計,以將自身的振動降至最低。在電容方面特別下功夫,采用了3種不同的去耦電容以平衡不同的音調特性,實現更準確的聲音;通過嚴格區分紋波過濾電容和去耦電容,進一步強化電源供電能力。此外,將電容組與全新開發的分流式電子管燈絲直流供電電路相結合,消除了供電電路上的波紋,可以將電子管的燈絲電壓控制在±5%以內。

在具體的元器件用料方面,M7Heritage電子管前級放大器也較上幾代產品實現了巨大的提升,大部分元器件均為廠家自行研發生產,例如銀箔電容、電解電容器、銀引線電阻、特殊的SSW線材材料、銅制主機箱、型號為KSL-VzII的內部線材、原裝RCA連接頭、原裝電源變壓器、扼流圈等等。即使是在市場上外購的電容和電阻等元器件,也是根據各自在機內的具體使用位置精心挑選。
在海印聲望音響的試音室中,M7Heritage電子管前級放大器展現出了一種非常罕見的聲音特質,有著獨特的美學風格:整體音色比較清淡而輕松,沒有什么明顯的濃厚和沉重感,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它的聲音沒有味道,總的來講更顯得簡潔明快、充滿活力,同時又帶著絲絲具有光澤感的優雅貴氣和寵辱不驚的穩重,長時間聆聽之下也令人感到愉悅和放松,不會有任何疲勞感。

例如,播放彼得、保羅和瑪麗民謠三重唱的專輯時,你更可以體會到M7 Heritage那種不同于普通入門級產品的細密扎實的質感表現。首先,人聲極有厚度和溫和感,富于現場的鮮活自然的表現,仿佛就像歌手在面前吟唱一般;其次,吉他聲清亮而結實,整體飽滿而有密密實實的諧振余韻;第三,人聲與樂器之間的配合完全沒有疏離和生硬的感覺,彼此之間帶著親密的強弱對比,整體感強烈,充滿了鼓動人心的感染力。
播放克萊默和金?卡絲卡茜安演奏的《莫扎特交響協奏曲》,SME Model 30/2A黑膠唱盤搭檔M7 Heritage電子管前級,在Zellaton Statement座地式揚聲器的開聲演繹之下,可以說將黑膠唱片的優點發揮到了超高的水平:整個音場飽滿而溫暖,其中又有帶著毛絨絨的質感和密實的層次,鮮活的樂音靈動飄逸,很容易就讓人沉浸到現場氛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