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貝多芬之名,Vienna Acoustics 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座地式揚聲器

2020年是貝多芬250周年的誕辰,很多唱片公司紛紛推出貝多芬的精華合集以及紀念唱片,而正巧的是,來自維也納的音響品牌Vienna Acoustics旗下也有一款以貝多芬音樂家命名的產品,對于喜歡貝多芬音樂的朋友,這款揚聲器可以了解一下。
?
出自音樂之都
Vienna Acoustics名字,顧名思義就是指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一個音樂之都,每年我國央視轉播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金色大廳)就是在這里舉辦,因此出自這里的音響產品,沒有理由相信它沒有音樂細胞。盡管這個品牌在國內知名度不及眾多歐洲品牌,但隨著產品擁有出色的音樂表現力和以藝術家命名的產品型號的影響力,國內更多非發燒友開始把目光投向了Vienna Acoustics上。
Vienna Acoustics自1989年成立至今已超過三十年。創始人Peter Gansterer身兼首席設計師,曾在維也納攻讀音樂工程學,通過對維也納各大音樂廳的研究,幫助他了解到現場音樂的各種情形,借此開發、設計揚聲器產品。雖然品牌名稱充滿文化與人文氣息,但Peter Gansterer也非常重視技術,經過多年發展他們已擁有多項獨到的技術與專利,Vienna Acoustics稱得上是新晉的Hi-End品牌。
?

Vienna Acoustics的產品喜歡以歐洲藝術家命名,Concert Grand Series系列下就有Beethoven(貝多芬)、Mozart(莫扎特)、Haydn(海頓)等產品。而我從官網發現,以貝多芬音樂家命名的揚聲器一共有兩款,分別有Beethoven Concert Grand Reference和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小貝多芬),而本次試聽的是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
研發高品質的單元
眾所周知,單元是揚聲器的靈魂。歐洲很多廠家的單元均使用單元大廠的產品,抑或通過這些廠家為自身定制產品。而Vienna Acoustics則致力于高品質單元的開發,目標是擁有沒有音染的單元,在這種前提下,分頻器的設計可以更加簡單,元件越少,音樂性自然也會越好。

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座地式揚聲器為低音反射式3路4單元設計,采用了1個1.1英寸絲質軟球振膜高音單元,1個6英寸中音單元和2個6英寸低音單元組成。相信大家都能看到這款揚聲器的中音和低音單元是很特別,這是Vienna Acoustics的獨門專利技術——Spidercone,這是一款以圓形平面振膜與倒圓形振膜的混合單元,材質為新型Flat XP4混合物并加入玻璃纖維,振膜后側的支撐結構能讓能量平均分布于振膜每一處,因此整體振膜能做到同時前后活塞運動,從而達至精確而沒有不相關的多余振動。加上大面積音圈,同時能做到更好的控制力。在圓形平面振膜中央是一個倒圓型編織結構振膜,在其背后做以雙層涂層,這兩種不同材質的振膜同時工作,能夠達到出色的效果,這是廠家經過多次試驗后的結果,而Spidercone平面振膜目前只用在Beethoven上,因此我認為Beethoven是目前在Vienna Acoustics產品中最值得購買的型號。
因為簡單,所以更好
得益于單元有著無音染的特點,因此分頻器能做到最簡單和最純粹的設計,這也是為什么Vienna Acoustics只做單線分音接線柱的原因,同時揚聲器背面的接線端子都是特別定制,從而獲得最牢固和最佳的導通效果。廠家認為分頻器這個環節是好聲音成敗的關鍵,即便是同樣測量值和材料,但是由于不同工廠生產的電容,測試下來的數值差異都會非常大。所以Vienna Acoustics會選用昂貴的手工挑選電容,用公差小于1%的金屬電鍍膜電阻器,用一個特殊設計的機器人來繞線圈,公差能做到只有0.7%。每一個分頻器都是針對每一個型號來設計,分頻器的重要性在Vienna Acoustics廠家看來更是揚聲器一種重要系統。
?

就以本次測評的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來說,其采用1階設計(6dB),雖然1階設計非常簡單,但對于三分頻的揚聲器來說做到頻段均衡十分有難度。為此廠家在確保音質上優選元器件,例如電容、電阻和線圈,所有組件和電路的布局都是通過廣泛的測試做出最終應用的決定,讓聲音能夠同時達到優異的分析力,以及更好的音樂感。?

中性沒共振的箱體
Vienna Acoustics認為,箱體是為單元提供最佳性能的環境,和樂器不同,揚聲器的箱體應該是中性的,沒有共振。Vienna Acoustics的揚聲器采用最新的計算機分析技術(有限元分析)和關鍵測量方法設計,以確保它們在結構上是“惰性”的。最后產品更進行廣泛的聆聽測試,以驗證理論在實踐中的正確性。通過計算機分析,得到震動點,進行有效的處理。
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采用多層天然木頭中密度單板粘壓制作,廠方花費大量心思與精力在箱體制作上,而且要求產品必須要有出色的外觀以適應不同的家居環境需求。作為出自維也納充滿人文氣息和古典魅力音樂之都的Vienna Acoustics,在外觀的要求上非常高,箱體采用的實木貼皮提供優質的紫檀木、櫻桃木,當然還有鋼琴黑/白。并采用和高級家具一樣的材料和組裝工藝,全部手工完成,同時箱體制造是按照并超過最嚴格的歐洲家具標準進行。

音樂性和殿堂感重現
通過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還原《The Silver Violin》銀色小提琴專輯,筆者有感在細節方面,小提琴琴弦表現得并不過于張緊,琴弦與拉弓間的摩擦那細微的聲音都能清晰再現,這得益于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出色的音樂感表現,把絲毫的細節盡顯耳里。音樂線條表現優雅舒暢、其表現毫無壓力之感,泛音表現適中,相比以往聆聽的座地式揚聲器,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在整個系統所反映的顆粒感適中而展現飽滿,相反把藝術質感突顯得更為濃烈,并展現出高貴的殿堂感。

由于Jazz的貝斯對一般器材的演繹都是一種不小的挑戰,尤其在低頻還原上,演繹不好會容易產生失真,要么變得僵硬不放松,要么過分松化而沒有凝聚感,因此要達到該種牛筋般的展現力顯然不是一般的難。筆者在聆聽這對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時,在Soul Note后級放大器的演繹下,韌性和自然音色并在,對控制力的把持也是十分到位,既包含著韌性的能量感,又沒有含糊松化之嫌,表現力恰到好處。
?在播放較大動態的《亞壁古道旁的松樹》大編制古典曲目,由于這段子筆者經常使用,因此對聲音的把握還是非常熟悉。開聲片段是較為安靜的,漸漸由安靜和微弱的聲壓轉向較大的音樂畫面,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對這方面的表現極為到位,在展現深邃音樂背景下,依然再現出極高動態瞬態的響應,再現出極為開闊的音樂畫面,隨后在小貝多芬的還原下就直接進入爆棚的狀態了。在爆棚階段,整套系統對聲音的把握“力所從心”、“穩若泰山”,絲毫不腳軟和亂陣。樂器的定位是意料中的優秀,立體感強,當樂器的聲音一步一步由小至大遞增時,放佛一個有前后距離的虛擬空間呈現眼前,每當各個聲部一齊合奏之際,Beethoven Baby Grand Reference表現出優秀的分離度,不會將樂隊的樂器混成一團,Vienna Acoustics音樂性的魅力給我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