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強而有力的信號傳輸通道,GutWire 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

家庭供電的電路幾乎沒有完善的屏蔽絕緣處理措施,傳輸電流過程中也會受到外界的諸多干擾,導入各種各樣的噪聲。音響器材的表現,電源的質量很重要,因此,電源處理也是高端音響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配置。要實現電源優化,至起碼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電源線著手。到目前,發燒線材品牌我們接觸過很多,口碑和名聲俱在的實力派也不在少數,但這不代表一些相對“沉寂”的品牌中找不到好產品。有些品牌專注聲音品質和產品本身的研發,在市場中很少進行推廣活動,這類品牌往往讓我們和好聲音失之交臂。這一次,我想聊聊加拿大GutWire這個品牌,在編輯部系統中以GutWire 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感受“優質電源”在音響系統中的重要性。

低調務實的作風

對于GutWire,可能大家都少有耳聞,這個品牌來自加拿大,早于1998年就已經成立,公司位于加拿大的第二大省份——安大略省。品牌創始人是一群專業音樂音響發燒友兼工程師,有管弦樂團的演奏家、百人合唱團指揮、計算機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發燒唱片制作人,他們都是以專業的知識、嚴緊的態度和熱誠來研發。Gutwire目前主力生產高級音響線材,包括電源線、訊號線、喇叭線、數碼線等,此外還有發燒級的電源處理器與音響配件,是加拿大數一數二的高級音響線材生產商。所有Gutwire的線材都是超高純度的無氧銅,選用多股式銅芯設計,全冷焊式連接插頭以減低失真,以特家設計的保護層,使到信號失真度減少和音樂自然度提高。

GutWire對于線材的設計和研發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更高的標準,因而GutWire線材便憑藉出色的性能和口碑,而日漸名揚海外,傳誦音響業界。每條GutWire的線材都在加拿大手工打造,他們對質量的承諾延伸到獨特的線編織圖案和使用最優質的材料,這兩者對于實現著名的GutWire聲音都是不可或缺的。

對發燒線材的理解

GutWire的線材采用高純度無氧銅精心打造,這些銅材是經過對各種材料的廣泛實驗后精心挑選的。事實證明,銅是理想的導體,具有無與倫比的中性、透明度和自然的音樂信號呈現效果。以其電源線為例,導體由高純度無氧銅制成。通過利用多重屏蔽,應將本底噪聲和背景噪聲降至最低。本底噪聲越低,用家就越能清晰地領略音樂的精髓。同時使用多重屏蔽來抑制大部分EMI和RF1,他們的電源線讓發燒友可以選擇外屏蔽的接地方法:浮動或接地。屏蔽接地通過鱷魚夾(也是銅制品)將外屏蔽連接到設備底盤。在廠方大量的聽力測試中,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當外屏蔽浮動或接地時,不同的系統(系統中的不同組件)表現不同。此外,GutWire的線材擁有獨特的音場,能夠營造出包裹聽眾的音場,帶來無與倫比的聽覺體驗。

MaxCon3——以礦物質凈化電源

MaxCon3是專為亞洲市場而設的電源排插,當中所有內部線材均為GutWire 16AWG實芯高純度無氧銅線,采用特氟龍(聚四氟乙烯)絕緣,并且配備兩個Hubbel HBL8300R 20A醫院級插座,配備Furutech Fl-10高性能IEC。MaxCon3以點對點布線,內部灌注天然礦物質Binchō-tan和微晶石英,兩者都可以釋放負離子和遠紅外線,有助于改善電流的流動性和“清潔度”。Binchō-tan直接接地以更好地吸收噪音,石英則用于吸收共振并提供阻尼。

B-10電源線——入門即見水準

目前,GutWire電源線產品主要分為SV系列、CUBE系列和B系列,其中B系列定位入門級。屬于B系列的這條B-10電源線物超所值,線徑為0.63英寸,采用多股10AWG高純度無氧銅作為導體。B-10的絕緣材料采用低介電聚乙烯,線身以銅編織屏蔽,IEC連接器選用Wattgate 320i 15A。

喚醒系統狀態

編輯部最近正在試用Cyrus 40系列和ELAC VELA BS 403.2書架式音箱,我干脆把GutWire 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作為這套系統的總電源,因為前期的試聽中,以編輯部原有的電源線和排插連接的系統已有初步印象。這樣的前后對比,更能直觀感受GutWire產品的提升幅度。

我最近循環播放較多的方大同《夢想家》專輯,在我接入GutWire 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之前,我用這套系統也聽了不下十次。在專輯第一首“XZMHXDXH”中,簡單而洗腦的旋律重復著。整首歌流淌著Khalil不拘一格的創作風格,一首只有8個字歌詞的歌曲用上海話反復哼唱。歌曲一開始就能感受到不同,當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坐鎮系統的總電源后,歌曲開頭的鼓點顯然更為沉實。聽這首歌我們不討論人聲品質,其一是整首歌只有8個字歌詞,人聲演唱太少,更重要的是這張專輯的創作背景,了解過的聽眾都知道。這首歌以器樂為主導,使用了電音合成器和銅管,穿插在整首歌旋律當中的銅管,在使用MaxCon3和B-10后,展現出一種更佳的銅管光澤度。整體感覺上,GutWire介入總電源后,這套系統的活力上了一個臺階。

試聽挪威女歌手Anette Askvik的《Liberty》,經過對比,在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的加持下,底噪水平進一步下降,聲音質感和寧靜度有所提升。系統背景的漆黑感變得更強,并輕松實現一種景深效果,把人聲和歌手充分展現和有所突出,嘴型清晰逼真,口型大小也是恰到好處,更加凝聚和有生命感。歌者的聲音相當絲滑順暢,動聽而且耐聽。在專輯同名歌曲“Liberty”的后半段,薩克斯響起的那一刻,沁人肺腑,閉眼聆聽,薩克斯和伴奏鋼琴在音場中央,并向兩邊擴展。接入排插和電源線的這套系統,女聲的通透感更強,伴奏的可聞細節更多,音樂的平衡性更加出色。

重播一張爵士樂唱片,來自Super Jazz Trio的《The Standard》,這張錄于1980年的錄音,發行之初僅有黑膠唱片,直至2004年日本才將之數碼化以CD型式再版。這張爵士“標準曲目”由鋼琴手Tommy Flanagan領軍,加上鼓手Joe Chambers和貝斯手Reggie Workman,組成三重奏的小編制形式演繹經典曲目。小樂隊加上優質錄音,結構了定位清楚、樂器結像形態鮮明準確。聆聽之下,你會發現音場定位的精準,那清楚的形體輪廓簡直有如在面前演奏般清楚,加上豐富的細節表達,讓那些爵士鼓演奏時的細碎聲響清晰可聞,比如刷動或輕擊鐃鈸帶出如繁星點點的細膩質感。低音提琴的撥奏不僅只有低音量感,更有著扎實、清晰的質感,所有聲音的細節都更歷歷在目了。繼續聽爵士,在《Take Five》中,MaxCon3和B-10控制總電源后,不同樂器輕松再現于面前,錄音的場面如真再現。爵士鼓和貝斯等樂器所呈現的低頻和下潛都能從容再現,我能感受到系統依然蘊含著不少能量而未完全釋放,低頻不乏清晰的分析力,如換上更大的座地式音箱,相信有更過癮的體驗。

聽一段經典的威廉姆斯指揮、穆特演奏的《穿越星空》,經過反復比較后發現,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給人親臨之感相當明顯,聽者就如同身處于現場聆聽一樣,坐于舞臺下的坐席,置身的距離也不是十分遙遠。現場Live版的《穿越星空》在播放時音場非常廣闊,把舞臺的廣闊感和深邃感再度呈現,這點在沒有使用GutWire這套組合時,我發現舞臺有所下沉,且小提琴聲音的穿透力和延展性都有所削弱,空間感沒有得到拉闊的效果,那種現場效果明顯是遜色不少。

聽《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馬勒第九交響》,使用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后,不但在細節和響應速度上,都有顯著的提升,大編制場面下聲音同時保持著多細節高分析力的狀態。而在音場方面,整體表現到位,場面開闊、樂器的定位也是十分準確,聲音通透自然,絲毫沒有過分生硬之感,中性自然,所還原的場面自然真實,但時而不失充沛的能量感。

如系統仍有未如理想的地方,從根源解決問題是關鍵,電源就是這個“根源”。這次試聽,我用GutWire MaxCon3電源排插和B-10電源線負責音響系統的總電源,可明顯聽出更多的細節和更有力的低頻。這種感覺就像把音響系統的信號傳輸通道完全打通,并且賦予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