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細節成就好聲音,訪香港發燒友黃先生

每一次走訪香港發燒友,我都會被他們的器材和態度所震撼。首先得益於近水樓臺的優勢,香港燒友比內地玩家能接觸到更多世界各地頂尖的器材和產品,除了我們熟悉的「大件類」產品外,進口的線材、配件甚至小至發燒保險絲這些微不足道的產品都應有盡有,燒友們可以甄選他們認為最好的產品並應用到系統當中。可以說,在選擇性上,香港燒友是非常幸福的,而且他們系統的含金量都非常高,甚至價值連城。

眾所周知,香港是寸土尺金的地方,居住環境本身就令很多人頭疼,更不用說有閑置的空間去擺設大型或複雜的發燒音響系統。但香港坊間很多燒友都並不妥協,以「空間鬥士」的精神,通過有限的空間再現出令人驚嘆的精彩。而他們的這種態度,在我最近走訪的香港燒友Burni黃永揚先生身上再度體現。

當職業與興趣相投

Burni自稱從事IT行業,實際上他的業務與金融資訊息息相關,作為擁有20年燒齡的他,最開始起步並非發燒音響,相反是家庭影院領域,當天他也向我們介紹系統底層的全景聲音箱系統,包括負責天空聲道的頂部音箱等。

香港燒友Burni黃永揚先生

據了解,Burni正式遷居於此之時,恰逢音響CAS風潮興起。由於工作關係,Burni對各類複雜的電腦軟硬件設備運作了如指掌,而以電腦作為音源的這類方式自然難不倒他。隨後他開始對CAS展開了研究,並逐漸沉迷,例如早期他以韓國Aurender X100音樂服務器,通過MacBook運行Amarra音樂處理和控制軟件,把音樂碼流傳輸到瑞士Weiss DAC202中進行解碼播放,這種玩法在當時已經非常頂流,而面對時至今天更高規格的串流體驗,新的方式更讓他一發不可收拾。在目前的系統音源上,他使用了來自保加利亞的APL HiFi旗下的NSP-GR串流轉盤/Roon服務器,結合APL Hi-Fi WR-DSD解碼使用,打造出一套「西裝」級的音源組合。

關於APL HiFi產品,我早前也有所使用過旗下的DSD-SR MK2解碼器。品牌創辦人Alex Peychev先生曾履職過美國SONY電子公司的廣播和專業部門,在履職期間他參與過SONY DAC/ADC設備、TA-EI前級、TA-N1後級和著名的SCD-1 SACD/CD播放器的研發和設計,可以說他對DSD和模擬類產品的設計擁有豐富的經驗。早前APL HiFi推出的產品均以模擬音質再現為重點,也就是說,APL HiFi在數字音源和數模解碼設備的設計上,非常重視模擬味和傳統音質的再現,並以此貫穿品牌的DNA中。

APL Hi-Fi WR-DSD解碼(上)與APL Hi-Fi NSP-GR串流轉盤Roon服務器

NSP-GR屬於串流轉盤及音樂服務器,內置Roon系統,專為Roon發燒用戶而設計。內部擁有兩臺四核設備,一臺用於Roon Core,另一臺用於Roon Bridge/Endpoint/Streamer,這兩臺設備獨立運作,均針對音頻進行過優化設計,因此在播放時不會有其他進程在同時運作。供電部分使用了兩個完全獨立的線性電源,配備超大的R-Core變壓器(以OFC導線繞組),內置140000μF大型電容組儲能。

Reiki Jundo發燒級網線

搭配的WR-DSD解碼器擁有相同的外觀設計語言,其是DSD-SR SE的後繼者,性能指標大幅提升。WR-DSD使用了新的64bit DSD解碼芯片,4通道採用了甲類電路設計以及超低相位噪聲設計,最高支持PCM384kHz/32bit和DSD256,同時具備高精度飛秒時鐘以降低Jitter的發生。供電部分同樣使用R-Core變壓器,並以高質量的OFC銅線繞組及供電布線,而信號布線則以法國Esprit線材加持,輸出變壓器為瑞典著名的Lundahl製品。APL HiFi表示,WR-DSD旨在為用戶再現出色的數字音頻的模擬聲再現。

Burni表示,NSP-GR串流轉盤/Roon服務器與WR-DSD解碼之間的連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現行使用的是Esprit專門為APL HiFi DTR接口定製的網線,其基於I2S協議,當然也可以通過常規的USB連接實現(使用的是Ikigai Sugure USB線),I2S和USB接口協議均屬於能支持信號原生傳輸,但相對而言I2S規格會更高,帶寬會更大。而第二種方式是通過Roon Bridge來實現,若通過這種方式,加持的設備自然少不了發燒的交換機和網線。作為熟悉IT硬件設備的Burni,自然深諳時鐘和抖動對高保真影響的重要性。為此,他使用了同為APL HiFi旗下的ANS-MR發燒交換機,這款產品我在不同場合系統中均有所發現,也可見其效果出眾和口碑不錯。發燒網線方面使用了多個品牌的產品,包括Dalby Meda OF、Esprit Gaia、G?bel High End Statement、Reiki Jundo等。在以何種連接方式獲得更好聲的探討上,我和Burni對Roon Bridge網橋能令聲音展現出更高的精緻感和立體音像擁有一致的看法,當然,出色的發燒交換機和網線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黑膠與數播兼顧

Burni日常主要通過Roon來聆聽Qobuz網絡音樂,以及播放自己建立的數字音樂圖書館中的音樂檔案,閑來之時則會聆聽黑膠唱片。黑膠轉盤為Vertere MG-1,搭載Vertere SG-1唱臂和EMT Novel Titan唱頭,而唱頭放大器則用到了日本Zanden Model 120。這款唱放採用分體式電源設計,支持雙MC唱頭的輸入和切換使用,擁有5組可選的EQ曲線(包括標準RIAA、Teldec、EMI、Columbia和DECCA)。內部採用固態放大電路設計,當中更加載2個Jensen升壓牛以適應更廣泛的低輸出唱頭使用。而針對唱放當中敏感的組件,專門設計了3層屏蔽層以隔離干擾,保證聲音還原出低噪聲和寧靜的聲音效果。而前後級放大器上,Burni同樣使用了Zanden旗下的Model 3100電子管前級和Model 6000立體聲電子管後級放大器,下面我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Vertere MG-1黑膠唱盤

搭載Vertere SG-1唱臂 & EMT Novel Titan唱頭

Zanden Model 120唱頭放大器

注重更高層面的音樂性還原

Burni逐漸傾向使用能展現更多音樂性元素的電子管放大器,因此他把早前使用且富有名氣的Gryphon Diablo放大器更換為現在的日本Zanden Model 3100電子管前級放大器和Model 6000電子管立體聲後級放大器。關於Zanden品牌,我刊以往也有跟大家介紹,創辦人為Kazutoshi Yamada山田和利,品牌旗下很多產品均出自他手,包括御品音響在展會演示的「宙光」前級、「仁風」唱放、「長空」和「火雲」單聲道後級等。實際上,除了這些以中文命名的頂級傑作外,品牌旗下同樣擁有不少精品級型號,這些型號以數字命名來辨識,素質表現同樣出色。

Zanden Model 3100前級放大器

事實上,Model 6000屬於合併式電子管放大器,採用Class A/B放大設計,額定輸出功率為每聲道90W,峰值功率輸出每聲道為100W。Model 6000以全平衡方式運作,通過4支KT120管子作為輸出管,二三級進行直接耦合,並擁有極低的負反饋,內置無源前級。據了解,機內更加入了旭化成高頻噪聲吸收材料,以此最大程度減少組件間可能存在的高頻嘯叫和噪聲干擾,讓聆聽者獲得更寧靜和漆黑的音樂背景。

儘管Model 6000已經帶有「前級」環節,但無源前級在動態還原和控制力上依然無法滿足Burni對高瞬態音樂還原的需求,而品牌旗下的Model 3100電子管前級放大器則成為了他不二之選。Model 3100採用高增益設計,並應用Zanden獨有的電路,通過5687WB電子管作為整流,配置輸出牛,擁有無負反饋特點。前級內部用料也非常講究,跟Model 120唱放一樣非常強調屏蔽設計,對個別敏感的組件採用3層屏蔽層進行獨立隔離。

位於有限空間正中的是Zanden Model 6000立體聲合併機,作後級使用,後方則為Model 3100前級放大器,驅動G?bel High End Divin Comtesse座地式音箱,箱體頂部放置phiTon_ResonaTors,用以削減抑制EMI噪聲

不因小而輕視

Zanden前後級驅動的音箱為德國G?bel High End Divin Comtesse座地式音箱,這款音箱是品牌旗下最小的一款座地式音箱,也是相對較新的產品,今年在德國慕尼黑高級音響展中都作為重點演示,即使面對同樣的展房空間,更小身段的Comtesse可謂毫不畏懼,施展出足夠的聲壓和強大的低頻威力。我相信Burni肯定體驗過G?bel High End更大尺寸「神曲」們的效果,最終根據自家空間和聆聽需求決定選用Comtesse音箱,但Comtesse的表現真的並沒有讓Burni及來訪者的我失望。

單元方面,Comtesse採用了品牌專門定製的AMT高音單元,我最早體驗這顆高音單元是在御品神曲工作室中的旗艦Divin Majestic大型音箱。眾所周知,AMT氣動高音在很多品牌音箱上都有所採用,高頻段能飆至50kHz,遠超人耳可聽範圍,但不少採用AMT高音的音箱聲音評價往往存在聲音單薄、銳利和虛飄,缺少應有的溫潤感和紮實度,而Divin Majestic所應用的大面積氣動高音竟然讓我毫不察覺這種問題的存在,廠家對非必要的過高頻率適當削減,且與中頻的過渡銜接平滑。我認為這種中高頻的特點,在系列最小的成員Comtesse上得到了很好的繼承。Comtesse當中的AMT高音同樣設計了品牌專利的全鋁銑削而成的波導開口,並經過電腦計算成型,擁有聲學擴散性能最高的表現。

而中音單元為品牌專門開發的8英寸單元,並運用了專利的波導開口,其基於樂器發聲的原理而開發,是品牌歷經15餘年研發的重要成果,旨在實現最自然的聲音還原。低音單元口徑同為8英寸,長衝程設計,該單元巧妙地安裝在擁有約束阻尼物料的前障板後,結合大型波導開口,實現均勻自然的聲音擴散和強大的低頻量感。廠方表示,同為8英寸的中音和低音單元在頻響過渡上擁有絕對平滑的表現。

在箱體設計上,小型化的神曲Comtesse箱體依然硬朗無比,箱壁使用厚達5cm的樹脂粘合複合板製作而成,具備極高的聲學優化設計和約束阻尼層,耐熱且不易變形。現場搭配的喇叭線為Absolue Creations TIM Signature。

重視和解決各種噪聲和干擾

作為擁有IT硬件知識背景的Burni,對音響系統中的噪聲和干擾早就有深刻的認知,而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香港御品音響負責人Chris後,大家對噪聲和干擾的看法可謂一拍即合,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Burni進一步認識到噪聲對音響和聆聽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影響音響系統的各種噪聲因素(包括交流電噪聲、機械噪聲、接地噪聲、RF/EMI噪聲和房間噪聲),並明白如果不能正確消除這些噪聲,器材的潛力將難以發揮,也無法讓自己聆聽到真正的錄音效果。

德國Trinity Power Supply Conditioner (PSC) Golden Reference Edition電源處理器

因此他從室內供電源頭進行改造,入戶電箱改用PowerLab的專業產品,並以瑞典Entreq音樂農夫地盒接地加持,而系統牆插則使用了丹麥Argento旗下的FMR EE發燒級製品,供電總線為Sternklang Kannon PC電源線。為了讓系統供電獲得純凈電能和極低的干擾和噪聲,Burni採用德國Trinity Power Supply Conditioner(PSC)Golden Reference Edition電源處理器,其能滿足極高的濾波衰減要求,從幾千赫茲到3GHz的寬頻率範圍內提供保護,並結合高浪涌電壓保護電路,滿足包括核電磁脈衝在內的所有要求。

針對接地噪聲的Tripoint Troy NG地盒

而在音響系統上,Burni針對上述提到的五種產生噪聲的環節和源頭,有的放矢地專門施以不同的產品及方式進行削減抑制,具體產品可見列表清單。其中針對EMI噪聲,Burni還專門向我演示phiTon_ResonaTors,其神奇的優化效果令一同聆聽的編輯難以置信。

針對RF噪聲的Subbase Vividus Zwo RF regulator

另外,Burni對聲音還原的重視並非只針對眼前的系統器材及調聲小配件,他同時關注房間聲學這個重要的因素,並深諳空間環境對系統聲音還原的重要影響。因此Burni把整個空間、器材系統和調聲小道具視之為一個整體系統。例如為了減少空間角落的駐波,以及聲能量的積聚和存儲,他在房間角落加入了多種類型的聲學模塊,令小客廳聆聽環境獲得最大化的聲學表現。而且現場的聆聽空間左邊面臨露臺窗戶,右邊正是與飯廳的連接空間,因此聲學條件複雜且不對稱。經過Burni用心的調校和施以良策,令音樂音場和結像準確還原於應有的空間位置上。

針對EMI噪聲的Esprit NOVA配件

中高頻纖細,真情流露

我通過Roon內嵌的串流平臺進行播放聆聽,例如播放女聲彭羚《囚鳥》,該專輯屬於Remastered版本,在Burni系統的還原上,人聲的分析力很高,口型定位非常準(如他所言的位置),伴奏與人聲形成出色的分離度和層次感,如此優秀的聲音表現自然離不開Burni長時間的悉心調校,當然,各種降噪配件都實實在在起到了優化性的作用。在Zanden前後級的驅動下,Comtesse的表現力很到位,在較近的聆聽距離下,放大鏡般的AMT氣動高音好像查找不到膽機本應有的熱噪聲,音樂的背景漆黑寧靜,歌者音像的再現簡直栩栩如生。

繼續播放林憶蓮《情人》,該專輯是群星演唱家駒的歌曲,以此對他緬懷和致敬,其中林憶蓮的《情人》我個人認為特別深情和有味道。在Zanden驅動Comtesse的還原下,人聲的展現細膩且溫柔,情感表達深情且全面,聲音通透飽滿而不失厚度,模擬感非常出色。這一刻讓我想起以往很多朋友經常表示數字音樂聲音過於干薄和單調乏味等情況,但實際上無數的經驗告訴我,若是優秀的數字音源和出色的搭配,其聲音的表現甚至會超越黑膠模擬的效果。

我認為,在小空間和近距離來聆聽複雜且多環節搭配的相對大型的音響系統,要獲得如監聽般的表現都是一件超級大挑戰的事情,而Burni克服家居客廳的各種障礙,把聲音準確且精緻地再現,也令我相當佩服。事實上,精彩還沒有結束,真正「踢館」還在後面的演示。

能量感大得嚇人

經過Burni的同意,我計劃播放大動態和強低頻的曲目,首先是近年歐美非常出色的兩張專輯《Carolin No》和《Queen Mary》。為了感受Comtesse的強大威力,我適當把音量調高。《Carolin No》專輯的低頻能量感並沒有後者的厲害,但充分展現了Comtesse高質量的低頻密度和下潛深度,整套系統把錄音的全頻段全面的展現,深潛的低頻和能量感並沒有掩蓋人聲,相反系統再度塑造出非常立體的空間和結像感。而《Queen Mary》屬於低頻能量非常大的錄音,Comtesse好像絲毫不畏懼,再現出強大衝擊力的動態,高密度和飽滿感的低頻,以及不變的聲音清晰性。速度感飛快,細節捕捉敏銳,而且效果甚為炸裂,確實有「掀屋頂」的態勢,反過來也讓我有感這套Zanden前後級的實力。而以現在的表現,我有感Model 6000不像僅有90-100W輸出功率的膽後級所能達到的水平,畢竟每邊聲道僅使用了兩支KT120作為輸出管,也可見Zanden獨有的超高效率電路不能小覷。

最後播放DJ舞曲專輯Vini Vici《Part of the Dream》,整套系統好像被激活了一樣,能量的壓迫感和低頻衝擊力都超乎了我的想像,不論是低頻的下潛抑或瞬態,均超出了Comtesse 8英寸低音單元本應有的水平。而現場我聆聽位置實測最高聲壓級已經超過114dB,但我發現前後級驅動力上依然還有充足餘量,而且大聲壓下聆聽依然無可聞失真!Comtesse憑藉每聲道單只8英寸低音單元強大的性能表現,達到了彷如系統兩邊各加入12英寸低音炮的錯覺,相當驚人!

總結

本次家訪Burni確實讓我留下了深刻的體驗,其所用到的器材在高保真性的表現上已經足夠一流,加之他對系統噪聲和環境聲學的調校,令聲音表現在小客廳環境下再現出驚人的動態、能量、音場和精準的結像效果,同時也再次驗證不同環節的噪聲抑制對好聲音還原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