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賞樂迷會社區正式對外運營,希望今天這篇官宣能在社區的生命歷程里,烙下第一個出發的腳印,即使我們知道,這條路並不好走。
目前,古典音樂是襁褓中的社區唯一的主題,為什麼愛賞樂迷會社區會聚焦在古典音樂,這個小眾,冷門的領域?這與當今流行、快餐文化的背景顯得格格不入。

有理由相信,對於大多數「不識」古典音樂的人來說,這樣的觀點是主流。從大家反饋的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愛賞樂迷會能在此時啟航,對現實的情況有自己的看見:
- 落後時代
誠然,音樂這種藝術形式,其創作的確有其時代的背景,古典音樂的有些曲式也不再大規模直接運用。但人類的思想、情感特徵始終沒有改變,愛情,自由,抗爭,……,古典音樂酣暢淋漓地表現了幾乎所有的這些內容,音樂這種抽象的藝術形式,並沒有被曲式等規則所局限和桎梏,古典音樂最基本的元素,旋律,節奏,和聲,織體等,完全能被我們的主觀感受所提取、接納和共鳴。當我們的鑒賞能力深刻到需要品味作品時代的文化土壤和曲式的時候,時間還是問題嗎?恐怕只有意猶未盡吧。
也許您會說,當下的流行樂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但客觀上,當下流行音樂的時代屬性,很難在深刻和豐富上有更大的作為。
- 難度太大
曲式甚至是樂理,成為不少想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朋友們思維上的攔路虎。筆者認為,音樂理論有益於鑒賞力的提高,但不是入門的門檻。與欣賞流行音樂一樣,「好聽」的古典音樂可以成為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敲門磚。
引用古典音樂推廣人焦元溥的話:「當你接觸一首新作品,幫助你欣賞的必定是先前的聆聽經驗與心得(被大家反覆傳頌的經典作品,必然在你我大腦中反覆刻畫出「好聽」模式,筆者注),絕對不是從零開始。是的,「願不願意」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先入為主地認為「古典音樂很難懂」,完全不給自己機會認識這類作品,那當然也就永遠不可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其實並不困難,至少絕對沒有一般人所想像的困難。」
放下先入為主的看法,抱著好奇心去嘗試,只要你願意,必然有收穫。

如果人在一生中能夠觸及到深刻的美,受到震撼和感動,那這一生哪怕受苦再多也沒白活。但在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層,音樂也並不只是為了自己。再次引用那句撼我至深的話:「? 音樂是一種服務,它應該從你發出來到達其他人,從每個人發出來,相互抵達相互交流。音樂不是為了成就, 不是為了站在舞臺中心自我感覺良好,而是為了分享,它需要到達其它心靈。」
願愛賞樂迷會能讓古典音樂達到更多的心靈,並將這樣的震撼和感動分享出去,觸及越來越多的心靈。好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在「好聽』的旋律中,開啟我們的古典音樂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