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st 這只“火鳥”是白色的,Cessaro Firebird揚聲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Cessaro Firebird火鳥(白色)揚聲器
紅色的Cessaro Firebird,不論在御品銘器展抑或在御品上環(huán)Showroom中,我都感受到他們真實的本色和威力,不過對于每次的擺位,御品的掌舵人Chris都十分講究,相信白色Firebird的演示也是如此。
說實話,Cessaro號角,哪有一件是小的?對于寸金尺土的香港環(huán)境,沒有點實力的玩家真是容納不下她,但自從我遇到Firebird后,我發(fā)現她的占地面積也不算過分,只是高度超出很多常規(guī)的揚聲器,擺放上緊湊而盡顯威勢,因此對于家居發(fā)燒也不算壓力過大,至少及不上G?bel Audio Divin對空間的要求。
御品上環(huán)Showroom中的紅色Firebird
這次公開演示的Firebird為白色版本,溫馴優(yōu)雅而大方,搭配的器材也十分豐富。訊源播放器使用了西班牙頂級品牌Wadax Atlantis Transport以及Wadax Arcadia DAC。另一個訊源為音樂服務器CORE Music Server,以數字音樂的方式給現場朋友演示。放大器方面為德國Syn?stec Audio Origo訊源、Fulcrum旗艦前級和Saxum旗艦后級放大器,更少不了Tripoint Troy Elite地盒。
Tripoint是成立于2008年的美國品牌,設計師Miguel Alvarez有著很多品牌創(chuàng)辦人的特點——自小就喜歡音樂,而且特別濃厚。年長后深入研究發(fā)現環(huán)境對音響音質的影響十分之大,在他多年的磁力學及相關技術鉆研之下,他總算開發(fā)出相應的消除EMI和RFI干擾的技術,而Tripoint地盒就是為此而誕生。
現場的Troy Elite地盒通過專用和強大過濾模塊(比Troy Signature BLK高35%)、磁力傳輸、控制機械失真和通過諧振恢復諧波等等手段,讓揚聲器重放真實的聲音。這些雜訊主要在接線端子處進行影響,因為它與放大器的輸入電流和揚聲器工作時內部單元的磁力有著密切相關。
而用戶只需要將Troy Elite地盒連接到每個聲道的揚聲器接線處中即可消除這些雜訊,而且該產品還是被動式設計,無需額外電源供應。雖然只是簡單地接起來就能夠解決雜訊問題,但這也凝聚了Miguel Alvarez先生的多年的經驗才制作出來的精品。
白火鳥
這套系統有兩大焦點,首先是白色的Cessaro Firebird火鳥,白色箱體和紫色號角,顏色配合得絕世般配。顧名思義,Firebird的聲音脾性并非慢熱型,能量感和低頻表現能嚇人一跳,聆聽者在選曲和搭配上可以多加注意,而這次所搭配的全“石機”來聆聽,Firebird低頻速度感和分析力通透性都十分出眾的。
其實按照早前Chris的介紹,Firebird實際上并非號角揚聲器,只是TAD 2002高音單元以號角形式制作,整個揚聲器余下均以傳統的動圈單元所組合構成,所以從成份上來看,Firebird號角的設計占比很少。
每聲道的前面板可以看到高音和2只Cessaro C235-A 8英寸動圈中音單元組成,以啞鈴式進行上下布局。而低音單元廠家則巧妙和聰明地利用縱深較大的側面來滿足10英寸口徑的超輕鋁振膜低音單元布局,是的,揚聲器兩側各3只10英寸側放設計,一邊聲道就是6只10英寸低音單元,如此多低音單元,低頻表現能直達25dB。
但面對如此多單元怎么也得耗用很多功放驅動啊,有鑒于此,Cessaro針對這每聲道6只低音單元采用6個500W有源AB類功放模塊進行匹配,并內置于揚聲器中,保證低音單元驅動充足。Firebird除了以傳統和真材實料進行制作外,廠家更為其設計了各種軟體設置功能,例如可以通過電腦和App實現各種設定和頻段調整,足夠厲害了。
另外一個重點要介紹的是德國Syn?stec Audio,由一群具有專業(yè)背景的成功人士對音樂應有的表現有嚴苛的要求,對器材的指標要求也很苛刻,這樣的一群發(fā)燒友走到一起,共同建立。他們的設計目標是想將這些完全不同的獨立“事物”進行完美的結合,既是物理的也是主觀的,讓其對音樂的詮釋、描述,讓人們的感官在同一時刻敏銳的捕捉到音樂所表達的所有的信息,感受到音樂的所具有的強大的魅力。
其目標是采用最先進的線路、最優(yōu)質的零件、最精確的測試、最好的機箱設計,最后用人耳檢測后,才正式推出他們滿意的產品。目前這品牌器材每個類型僅此一款,但是用料極猛,絕非大廠流水線下的產物,巨大的后級外觀也是硬朗嚇人,性能表現更有著號稱世界范圍內極低的總諧波失真、噪音指標以及超高的訊噪比,在很多Hi-End器材尤其放大器上,幾乎做到了沒有對手。
首先是超短路徑供電的隔離電源。盡管Fulcrum并沒有采用傳統可見的分離式機箱供電設計,但是Fulcrum把電源在同一箱體內進行了很好的隔離,這種好處目的是為了達到最短路徑的供電設計。
為了達到最好的隔離,機箱內采用了5mm厚的鋁合金箱體進行對電源組件包裹,變壓器也使用低碳鋼外殼進一步屏蔽,以懸掛的方式放置在高阻尼襯套內,達到完全屏蔽和隔離。
其次是極限的噪聲放大路徑。以四平衡放大設計的Bivium已經十分成功,要超越這個設計,唯一的方式是把分體區(qū)域再次隔離獨立運作,所以新款的Fulcrum擁有八個獨立工作的放大部分(八個熱端,八個冷端)。這樣的升級對于老款Bivium來說,等于并聯2臺4路放大器!
Fulcrum的八路的平衡放大線路可以提供雙倍的驅動電流,并降低一倍輸出阻抗取得更低噪音。同時并聯模式的音量控制電位器技術被用于Fulcrum,這一次電位器的內阻進一步降低到小于100Ω(熱噪聲幾乎為零)。Fulcrum的訊噪比達到了118dB(A加權),再一次超越公認超低的Bivium。
最后是不間斷差補傳輸線路。老款Bivium前級雖然聲音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但是內部通過電路板的連接線路依然會與音頻訊號之間產生“干擾”。而新款的Fulcrum,經過無數對線路板設計的優(yōu)化,實現音頻訊號不與任何連線交叉,最大限度的避免與音頻訊號產生干擾。
而關鍵的音頻訊號通過線路板,在完全平衡的差補傳輸技術支持下,沒有任何的中斷和干擾。Fulcrum電路板是采用軍用特種碳氫化合物代替普通PCB中的有損耗環(huán)氧樹脂制成的。而這種超低損耗電路板材料結合完美的差補傳輸線路的布局,使電性能達到最完美的狀態(tài),這也是Syn?stec Audio設計的終極目標,并且內部的連接線全部使用最頂級的材料打造。
Saxum的外觀,可以說是大家見過最獨特的一個,型如巨型的金屬“魔方”?;蛟S大家可能未必能真正感受到他的威力所在,但是Saxum堪稱世界典范級的訊噪比之王,Saxum的訊噪比從參數可以看到為131dB(250W輸出時),而僅在1W功率輸出時訊噪比更達到107dB,這一點來看足以令很多放大器所側目。
通常功率放大器的訊噪比是很少能超過110dB的,這顯然是Hi-End系統需要不斷突破的瓶頸(而非只是更高的功率)。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耳朵有120dB的動態(tài)范圍,這意味著即使最高端的放大器也不能滿足我們的聽覺分辨率,直到Saxum的出現!
從內部布局和結構來看,Saxum屬于垂直架構,箱體采用15mm厚度的航空級鋁塊構成,前后左右上下共6塊重量級鋁塊,穩(wěn)重的同時,也幫助屏蔽外界干擾,還能夠幫助內部16對功率管均勻散熱。
底部為2400W環(huán)形變壓器被封裝在金屬屏蔽盒中,倒立電容陣容量更高達188000μF(也起到防塵效果)。Saxum有兩個不同的放大電路共同工作,前端是一個超低噪聲反饋式放大電路,而輸出級是一個高頻寬、高轉換率跨阻抗模式的放大電路,他們通過共同的反饋回路連接在一起。這兩個電路的結合具有非凡的表現,僅有1.2nv/Hz輸入噪聲和2MHz帶寬,這組數據是任何其他音頻系統無法企及的。
Saxum的每一級放大線路中均使用低噪聲穩(wěn)壓供電,低功率區(qū)段的電壓供應由扼流圈和三重穩(wěn)壓,即使是功率要求最高的電源輸出級也有精密嚴格調控。這種高功率輸出級調節(jié)器是一種全新的線性跟蹤調節(jié)器,它不僅能消除電路線徑中的噪聲,而且還能保持恒定輸入輸出的電壓差,在大電流高瞬態(tài)的反應情況下依然能保持最佳輸出性能,保證低阻抗時揚聲器的穩(wěn)定性。
Saxum屬于AB類(高偏甲類)工作狀態(tài),每聲道250W(8Ω),雙單聲道結構。不過Saxum需要非常大的能源供應,其靜態(tài)功耗為每個通道高達150W,為了把這些熱量更好散掉,廠方把每聲道8對功率管直接嵌入在4塊5mm厚的L型實芯長條銅板上,而銅板則緊貼則厚重的機箱來散熱。不同于傳統的長鰭散熱片,Saxum的整個箱體就是巨大的散熱片,并提供足夠的空間去散熱。
由于用料毫不妥協,整機重達130kg,所以需要專用的支撐腳,四個巨大的具有特殊阻尼系統的彈簧腳,可以提供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調節(jié)達到最佳平衡需要。Saxum可以達到360度振動隔離,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工作平臺,對于敏感的機內電子元件是非常重要的。
播放四季《春》片段時,穆特版本所展現出的是一種自我個性的主張,得益于極高的分析力,小提琴發(fā)聲點隨穆特的演奏搖擺所產生的位移,都能清晰辨別,Syn?stec Audio對微細的動態(tài)都把握得十分之好。
纖細不斷延展的琴聲好像將要把試音室的天花刺穿,琴弓與弦間的摩擦聲都被準確地表現,你甚至于可以“看到”穆特的“弓”在四根不同粗細弦上的力度變化以及揉指的動作,一切的細節(jié)都如凝固于試音室的空氣中,讓在座的朋友仔細識別。Saxum后級的輸出功率并不低,如果要表現更為大動態(tài)的音樂場面和低頻能量,這套系統有非常強大的潛能,即使現場空間較小,也不會讓你坐不住。
西班牙Wadax Atlantis Transport轉盤
底部使用了Arya Audio LabsRevOpod 阻尼腳
緊接著播放馬勒等交響,系統對開頭樂章微小的音樂訊號,尤其細節(jié)部分深刻地反映了出來,高低頻絲毫沒有衰減。音量和能量感非常到位,交響當中的聲音非常直接地“揭露”出來,特有的大聲壓讓你仿佛置身現場,最高潮處也沒有變得暗淡。
低頻勁道十足,控制力出色,而且反應速度極快與中高頻有非常好的同步,這可以讓音樂的層次有更充分的表現,器材的“味道”得以減少,讓音樂的張力和表現力得到充分地發(fā)揮。而《鼓達人》中,勁道十足的低頻在系統中再現出驚人的扎實感和密度感,強勁的能量爆發(fā)出錘心的沖擊力,硬朗的敲擊令聆聽的我欲罷不能。
Cessaro Firebird盡管在每聲道6只低音單元采用6個500W有源AB類功放模塊進行匹配,聲音分析力和穿透力在Syn?stec Audio驅動下展現極為輕松,聲底扎實穩(wěn)如泰山。當然早前搭配Engstrom Electronics膽機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繼續(xù)播放《Money For Nothing》,漸強的電吉它聲壓到超強瞬態(tài)的再現,Firebird都展示出十分強勢的沖擊力,按照整個系統的能力,聲壓還是可以繼續(xù)調大也不會覺得有毛躁感,在《悲情城市》中同樣能再次體驗。
前部節(jié)奏飄渺漸強,但絕對不失瞬態(tài)的沖擊,神思者的演奏在Firebird演奏上確實已經震撼心弦,現場的所有朋友都聆聽得十分沉醉。另外,得益于低頻表現,扎實的聲音打擊、高通透和高指向的聲音再現,Firebird都能輕松把您帶進音樂畫面和電影情節(jié)中去。
雖然公眾亮相和演示已過,但是如果你希望獲得更多體驗,不妨致電御品音響預約試音:(852)9181 8291。
The post 這只“火鳥”是白色的,Cessaro Firebird揚聲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火紅魔鬼,意外驚喜!Vertere Acoustics Pulse-Redline電源線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不過,后一種的理性派又有不同的深度,當中的一部分希望獲得自己想要的聲音,大膽搭配線材來調聲,結果很有可能跟器材該有的風格背道而馳(盡管好聽程度顛覆了認知且極為討好人);而另一部分則在原有線材基礎上,逐一更換更好或更適合的產品,務求讓保真度更高、失真更低,器材在不失個性和風格下發(fā)揮得更極致感人,讓這些線材真真正正成為整個系統無失真?zhèn)鬏數摹笆拐摺?。而對于這種理性派的后者,可以稱為“理性中的理性派”或“有深度的理性派”,他們的“受益”與他們的發(fā)燒資歷絕對相關!
英國音響工程師Touraj Moghaddam博士
好了,坊間情況都大致如此,那么什么樣的線材才是高保真和適合我們的呢?如果要較真看待這個問題,針對線材存在設計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而改進設計的理念以及結構,就是對這個問題最準確的放矢。有著“諧振斗士”之稱的英國音響工程師Touraj Moghaddam博士(Roksan創(chuàng)辦人),憑借豐富的履歷備受業(yè)界所關注,以實驗型和較真型的目光和理論解決高端音響系統中一直存在的頑疾,切實解決燒友心中的糾結。Touraj Moghaddam博士目前為Vertere Acoustics品牌的創(chuàng)辦人兼CEO,在抑制諧振手段上自有一套,同時針對高端器材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都能清晰洞察。
Vertere Acoustics RG-1 Reference Groove黑膠唱盤,底部以STAGE-1進行承托減震
Vertere Acoustics有著名RG-1 Reference Groove黑膠唱盤等頂級模擬制品(也是御品音響目前御用的黑膠回放系統),而品牌下的線材則更顯豐富,如此有信心推出大量線材也源自于Touraj Moghaddam博士對外界線材設計和制作的不滿,并發(fā)現音響系統在重放時線材是音樂表現力的至關重要一環(huán),也是音響系統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瓶頸比其它任何組成部分都更易削弱整體表現力。他強調線材不應作為音響的發(fā)聲配件或改變音響系統的聲音。在現實當中,訊號線和喇叭線是音響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訊號的保留和信息的處理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功能。正因在市面上以任何價格都難以找到最優(yōu)質和最保真的線材,Touraj Moghaddam最終選擇自己設計線材,而大家看到Vertere Acoustics所推出的線材便應運而生。
Vertere Acoustics的理念很實際,它將音響系統看作一個鏈條,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定義上說也是最弱的環(huán)節(jié);制約音響系統表現力的部分稱之為瓶頸。即使有優(yōu)質的音源、極佳的功率放大器和頂級的揚聲器,沒有合適的連接線,音響系統也不能回放出好的聲音。在這一鏈條里的所有組成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聲音的訊號,連接線也毫不例外。而Vertere Acoustics的設計目標便是保留從音源至揚聲器之間傳輸的珍貴聲音訊號,消除任何額外的、損失或改變聲音的訊號。Vertere Acoustics的誕生,就是識別音響系統中的重要部分并改進其主要表現的地方,讓音樂回放時自然流暢,將音樂情感的一面重現,使人們真正地聆聽音樂,接近原音的聲音表現,而非聽音響系統的聲音。
說了這么多,這次介紹的焦點是什么呢?我們還是把主角說一下——Vertere Acoustics Pulse-Redline電源線(美式插頭),外觀披覆顏色艷紅惹火。Vertere Acoustics的線材歸類十分清晰,目前大致分為HB、R、Redline和D-Fi四大類。其中Redline(紅)和D-Fi(橘)帶有顏色辨別十分清晰。從官網可以看到,Redline旗下一共有四款產品,包括唱盤線(可以選DIN 90°彎頭)、訊號線(RCA / XLR)和Mains Power Cable電源線(官網標準是英式插頭,更可以選擇歐標)。而Vertere Acoustics電源線目前只有兩款,除了本次介紹的Pulse-Redline電源線外,還有一款則為Pulse-HB,日后有機會再度介紹。
據官網介紹,Vertere Acoustics Pulse-Redline電源線在設計上源自Pulse-R,并遵循相同的設計原理,最大程度保留了模擬音頻訊號的本質,Redline線材以雙屏蔽進行設計,而訊號線當中每個聲道均具備七個獨立的導體連接,便于進行不同的配置,以確保黑膠唱盤訊號和立體聲音頻訊號最高保真的還原、再現音樂最佳的演奏、清晰度和逼真的動態(tài)效果。Redline線材連接器均為定制產品,所有觸點均經過特殊鍍金處理,達到標準鍍金厚度的3倍。
Pulse-Redline線材工藝十分出眾,每條線材均以精細的標準進行細致手工組裝,精度也十分之高。每一對線材都經過嚴格的測試,確保有著最佳的電力導通效果。
為了讓線材達到最一致的完成度和審美標準,插頭均使用紅色的制作,這種插頭在市面不算很多,配合自家的Vertere Acoustics LOGO可能出自定制產品。
最近試音室也來了好幾款電源線材,品牌并非十分顯赫的大廠,但技術方面都很硬核,而且純粹主攻電源制品,因此讓Pulse-Redline與此比較有很強的參考意義和挑戰(zhàn)性。在多次的聽感比較后,我對Pulse-Redline在聲音特征的上有了更多的了解。
比較電源線,其實最好的方式可以通過連接訊源設備來測試比較。就以CD播放器或解碼器為例。經過反復比較后,我發(fā)現Pulse-Redline電源線在人聲情感的表現上更有模擬感,同時聲音的質感都得到了呈現,而人聲唱腔的那種厚潤度和飽滿性,更勝一籌。在音樂的美感和節(jié)奏感方面,Pulse-Redline給人一種活生生真實的再現。把女歌手的輪廓和形象清晰塑造出來,顯然這是對音響系統最佳性能的還原。
隨后在播放《Best Audiophile Voices》人聲專輯,同樣Pulse-Redline電源線在接駁訊源下,經過一番比較,聽感上解析力得到了提升,女聲獨唱中細微的聲響特別明顯,另外還可以感受到良好的空間感,以及極其順滑的三頻過度。在女聲還原上,Pulse-Redline電源線在音質上給人感覺非常自然,人聲口型也沒有過于放大,以此讓人感覺聲音的Hi-End表現。Pulse-Redline電源線把舞臺和歌者的形體感都有比例地還原出來,比例適中。
瑞鳴爆棚的國樂一直都是對大動態(tài)還原的考驗,例如在聆聽《三國》的空城計,曲目充分展現了“千年古琴是運籌帷幄處變不驚的諸葛孔明,奇詭尺八是老謀深算卻滿腹狐疑的司馬仲達,大軍壓境的威嚴氣勢居然在這相持中消弭無形”的意境所在。這一切在同一套系統下,Pulse-Redline對音場空間的塑造和擴展都十分驚人,同時你會發(fā)現,正如此大空間大聲壓下的樂章中,音樂畫面的細節(jié)都更加精彩呈現,各種樂器所模仿的戰(zhàn)場利器都如兵刃相接地展現在聆聽者的面前,精彩程度應接不暇。Pulse-Redline在該爆棚的時候,不會刻意內斂。
在播放RR公司爆棚古典Arnold Overtures(阿諾德序曲集)指揮的管弦樂專輯,經過反復的比較,Pulse-Redline的特點比較明顯,整個場面的氣勢都還原了出來,沒有太強烈的隔膜感,分析力比較高,音樂廳的空間感活現眼前,而不論弦樂或銅管樂,場面的再現能力都因為訊源的這跟電源線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音樂感、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都更加到位。
接著播放《三盲鼠》爵士樂專輯,鼓镲、吉他、鋼琴和貝斯等樂器的演繹,在Pulse-Redline電源線的使用下,整個系統展現出清晰的畫面,Pulse-Redline在分析力表現上更透徹,隔膜感更小,能見度更高,這一點與上述聆聽一致。鼓镲的每一個動作,循跡以及絲毫的變化,都非常清晰。吉他每一下彈撥的琴聲都是有著極高的解析力,毫不混沌含糊。而在鋼琴上,顆粒感居然帶有陣陣襲來的沖擊力,速度感和瞬態(tài)均有著不錯的表現,緩慢的獨奏亦蘊含了演奏者深深的情感。最后在貝斯上,低頻的分析力有銳度和密度感,張弛有力,讓聽者欲罷不能。總的來說,多種樂器不同聲音頻率和音色上的共同演繹,在Pulse-Redline版本的電源上有著很好的平衡性,不論是高中低頻以及音色,都能展現出不錯的一面。
播放《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馬勒第九交響》,Pulse-Redline電源線不論在CD播放器抑或解碼設備上的搭配使用,經過與在用的電源線多番比較,我發(fā)現聲音不但在細節(jié)和響應速度上都更加出色,大編制場面下聲音同時保持著多細節(jié)高分析力的狀態(tài)。而在音場方面,整體表現到位,場面開闊、樂器的定位也是十分準確,聲音通透自然,絲毫沒有過分生硬之感,中性自然,所還原的場面自然真實,但時而不失充沛的能量感。在換用Pulse-Redline電源線后,聲音的質感變得更加厚實有質感,對于聆聽古典大編制類型的曲目十分有利。
總結:
系統器材與線材之間的關系確實很微妙,例如這次聆聽的這款Pulse-Redline電源線,其讓系統再上了一個高度,但是,這個高度正是系統訊源目前最好表現的還原,這一點并不超越線材該有的價值,線材至始至終都是服務于器材,或者可以看成系統中重要的一部分。Pulse-Redline電源線特點基本偏向中性和無隔膜感的音樂表現效果,但對于音場的還原也是讓我感到驚奇的,音畫細節(jié)的再現能力都超越了我的預判。因此,對于我們在購置和決定好系統器材后,使用哪款線材,大家不妨嘗試以這個方式去甄選。
The post 火紅魔鬼,意外驚喜!Vertere Acoustics Pulse-Redline電源線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渾身解數,只為一聲“毒”音,訪順德傳奇音響發(fā)燒友吹水公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早前我拜讀過子彈走訪吹水公“巢穴”一文,其以詼諧和生動的敘述讓我對吹水公的形象有了七分的熟悉和敬畏。按照子彈的描述,吹水公肌肉健碩,言語中常夾帶不可描述的器官,有廣東人不修邊幅的衣著習慣,以及千杯不醉的可怕稱號,我發(fā)現腦海中飄過的竟然是當今打黑除惡的對象,哈哈!
看到老司機這樣的評價,心理上多少都會有點忐忑,但憑借我多年深入發(fā)燒圈子的經驗以及堅信高級音響能感化內心降伏萬惡帶出“真善美”良性功效的信念下,我與多位編輯部同事鼓起勇氣一同前往,并按照吹水公提供的信息準確到達。
到達后的每個人其實都愣了!在我們眼里這是一個破敗的電器城,如早前廣州的陳田村汽配城,很多店家都是地鋪,有經營汽車音響二手零部件的,有經營二手的舞臺揚聲器等設備,很多零件和設備都堆積到自家門口前,甚至有些新經營的連上一手店鋪的招牌也沒有更換,當中更有不少是拉下了卷閘沒有做生意的。大場子中車輛無序穿梭,時有亂停,車子只要一頭扎進去便休想輕易倒車。
由于地鋪眾多,電器城如同迷宮,具體是哪個門戶并不好找,于是我們停車一旁等待這位前輩帶路。經過稍微等候,一位中年不油膩的男子輕跑過來,并帶著順德口音喊了我們一下,直覺上這位仁兄應該是傳奇人物吹水公了,但這次吹水公并沒有如子彈所說的穿著健美背心,他厚實的肩膀和粗壯的臂彎展現出倒三角的體型,相信日常擼鐵的臥推和硬拉應該不會少。
由他帶路,我們來到一個有兩層樓的店鋪,相鄰的關門沒有經營,氣氛如同多年停產的工廠車間。進入地鋪,舊日經營的規(guī)模還在,前臺、陳列柜、玻璃架子和墻壁招牌等等,如今由一位婆婆留守看護,灶頭和老式大彩電的生活氣息蓋過了破落感。按照吹水公的說法,這里是他朋友以前經營音響的場所,現在轉行閑置了該地,他便作為發(fā)燒之用,即使日常邀請朋友大聲壓虐機直到通宵達旦也不會存在投訴問題。
曾經有人戲言,發(fā)燒友(男性)一同去聽音的行跡極像到煙管抽鴉片,盡管都帶“毒”,但是音響這個玩意卻讓人有益和健康,甚至多聽音樂更有能讓容顏保鮮的功效,吹水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等車子都停好后,吹水公邀請我們到二樓,這就是他的聽音巢穴。從樓梯結構的設計,就可以看出當年店鋪的小型商場經營布局。二樓面積大,即使放置大揚聲器也不會存在壓力,不過聲學處理則更需考究。
現場聽音室的整套系統都嚇了我們一跳,也是這些品牌在坊間存量的真實證明,按照吹水公的說法,這些都是經過他無數PK后所留下的利器。在這樣一個破落的電器城竟然深藏如此著魔的發(fā)燒空間,讓我們難以置信和眼前一亮,據說聲音表現在當地的模擬系統中所向無敵。
其實每次家訪,我覺得系統器材的介紹并不是最重和最能突出主人公的發(fā)燒個性和特征,相反在聲學、空間構建、虐機心得、配件應用、改裝技能和聽音偏好上,才是整個走訪最精彩的內容。
器材方面我也做一下簡單的介紹,系統以膽機為主,大多為升越音響代理公司引進的名品,包括某些線材。揚聲器方面為加拿大Hansen Audio The King V2版本,從箱體后褪色的型號名字可以看出,器材都有一定的使用時間了。
吹水公表示舊版本的The King V2在聲音上比Hansen Audio新推出的產品,有著更少的顆粒感特質和音色平衡的表現。
Hansen Audio The King V2
驅動的膽機為美國conrad-johnson GAT前級和ART后級,訊源方面則為西班牙Aria的數字轉盤(由線性電源搭配搭配),而解碼方面則使用CanEVER ZeroUno解碼前級。
conrad-johnson GAT前級
conrad-johnson?ART后級
從系統可以看出吹水公只使用到CanEVER ZeroUno當中解碼的功能,音控依然劃歸conrad-johnson擔當。吹水公表示,這款膽解碼是真正能照顧到音樂性還原的數模轉換器,沒有膽潤澤的音樂,就如同烹調一樣缺乏了該有調料讓食材的鮮味呈現,總的來說,他對這款膽解碼的評價是不低的。
CanEVER ZeroUno解碼前級
非器材的部分,才是最精彩的地方,器材架一共有兩副,左邊器材架設計粗暴簡單,但理念合理。由四支極為粗壯的螺絲桿直接套上層板使用,固定和微調層板(水平)則依靠螺絲桿上的大螺帽實現。另外,結構上要穩(wěn)固整個支架至少要固定兩塊層板。
這個機架主要放置CanEVER ZeroUno解碼、conrad-johnson GAT前級和西班牙Aria的數字轉盤。
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
如果認真的讀者可以會發(fā)現,只有兩層的機架,為什么可以放置3臺機器,其實Aria并沒有由機架承載,相反由機架底部地板上的美國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承載,這款產品了解的朋友可能不多,但可謂相當牛逼,廠商曾經在國外展會上以實驗形式演示,在一定高頻率振幅的地臺上放置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平臺上所擺放的滿水杯子竟如靜止一般滴水不溢。
如此牛逼的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吹水公就用了數臺,conrad-johnson GAT前級下方也有使用。右邊的器材架更把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的高承壓和平衡能力發(fā)揮到極致。
吹水公這次直接把器材架放置到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上,器材架上為兩臺ART后級,整個器材架的重量已經不小,通過指尖輕觸機架能輕易晃動,但是驚訝的是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即使長年沉重承壓也絕不疲軟,依然保持原初的平衡,否則整個器材架將會存在倒塌的危險。
西班牙Aria的數字轉盤由minus K Technology隔震平臺承載
吹水公對防震理念很重視,除上隔震平臺外,揚聲器底部更使用了英國的TOWNSHEND Seismic Bars減震腳墊。
這個牛逼品牌同樣值得一提,曾經在海外展會上廠商以敏銳的震動測試儀反映使用和沒有使用TOWNSHEND下的數據表現,不少朋友嘗試發(fā)力震動地面,但使用TOWNSHEND下的數據波動極小。吹水公隨即現場推動了揚聲器,沉重的揚聲器在平穩(wěn)晃動下迅速復位,抗震能力十分驚人。
英國TOWNSHEND高音,以粗暴的方式固定,但角度和位置已經適當調校
英國TOWNSHEND Seismic Bars減震腳墊
在玩電方面,吹水公很在行,電源線材方面大量應用Synergistic Research,這個號稱美國“第一線”的品牌,吹水公對它們的特性了解極深。
他曾經使用過無數電源線進行PK,最終發(fā)現Synergistic Research在聲音的分析力、中性和平衡性上力壓眾多頂尖線材。現在我們看到前后級都用到Synergistic Research電源線,包括SRX、Atmosphere X(帶地盒)、UEF Series AC。
Synergistic Research FEQ X4防射頻發(fā)生器
所有電源線最終匯聚到Synergistic Research PowerCell 12 UEF SE電處上,這款頂級電處售價可謂便宜,采用10-Gauge Silver Matrix點對點布線和獨立EM Cell過濾組,并能實現最佳的元件隔離及最高的峰值傳輸,當中以6×UEF Blue雙工方式并加入石墨烯材料,令電源供應達到最佳的純凈度和最清潔效果,并且PowerCell 12 UEF SE絕不產生熱量和噪音,透明的頂蓋設計令電處用料展現無遺。
Synergistic Research PowerCell 12 UEF SE電處,透明機蓋透出了科技的藍光
喇叭線接線除了使用Teo Audio Liquid Audio“液態(tài)線”外,還并聯Synergistic Research XOT Carbon“炮仗”,其專業(yè)名字叫分頻傳感器,能在不影響音質和音色的情況下去除干擾、抑制高頻噪聲和達到相位控制。
喇叭線端并聯了Synergistic Research XOT Carbon
其實現場的器材也很多,其中有一個亮燈的鐵盒子讓我感到好奇,吹水公告訴我這是他自制的外置直流供電系統,也就是說conrad-johnson的交流輸入級已經去除,取而代之的由它直接供應直流電。更多細節(jié)技術吹水公低調沒有透露,但是追求好聲的改裝精神讓我十分佩服。系統中放大環(huán)節(jié)的器材,其實吹水公都有“升級”,ART后級上吹水公自稱更換過更好的KR KT88管子,聲音表現更勝一籌。
經過改裝的開關電源
自制的過濾隔離裝置
整個聽音室,聲學材料就十分多,天花、后墻、器材前方和后方都有不少二次余數擴散板、吸擴物料和道具等。有一些聲學材料是我們經常見并覺得是有必要使用的材料,而另一些可能讓人感到比較“玄學”。不過在很多發(fā)燒友心目中,他所使用的聲學道具遠不只“玄”,更像“邪”道。
器材前方也擺設了一個Synergistic Research FEQ X4防射頻發(fā)生器,屬于FEQ單天線的升級版本,并采用4天線設計,采用ULF(超低頻)射頻脈沖發(fā)生器設計,能實現低頻抖動,從而潔凈空間內EMI和RFI的干擾。放大器后方也使用了自行制作的過濾隔離裝置,通過并聯喇叭端子直接實現更好的控制和噪聲過濾。
聲學道具十分豐富了,包括道不出的角落聲學擴散支架,器材后方正中的金屬擺設、日本聲學專家KRYNA的Azteca聲學擴散器、Watayuki和Dokayuki II吸聲器等,見識上都比很多玩家的用得多。
日本聲學專家KRYNA Watayuki和Dokayuki II吸聲器
日本聲學專家KRYNA的Azteca聲學擴散器
若不是吹水公告訴,我們也真難以發(fā)現,Hansen Audio的單元防塵帽上貼了Surreal Acoustic Driver Lens,有助沖程氣流的推動和結像力的再現,每一個單元上都有貼牢。隨后吹水公更拿出了一個金屬鈴鐺供大家把玩,極像法事道具(笑稱),通過既定聲波頻率的產生,可以讓房間在播放前起到雜音去除的效果。
用于調聲的金屬擺件
與吹水公短暫的接觸,我發(fā)現他有一種下里巴人的舒適感,人品隨和謙虛沒有架子,可整天亂談一通且政治可靠。通過他遞給我的點歌iPad,我隨即播放了我熟悉的曲目,感受全膽帶來不凡的聲音“毒”性,先來一曲林志美的《攝石人》,該曲以強勁的電子音樂和興奮歌唱相結合,在KT88后級的驅動上,盡管膽機的功率不高,但我發(fā)現Hansen Audio被控制得有板有眼,沒有過多也沒有削減,一貫被判死刑的膽機高低頻延伸竟然在conrad-johnson和Hansen Audio組合下得到逆襲。
膽機播放人聲在模擬性上已是無懈可擊,但該系統所展現的人聲卻又異常干凈并無拖泥帶水感,強勁的電子音樂沖擊力驚人展現,高低兩極的信息豐富還原,聲音的密度很高,控制力很好,動態(tài)和張力都很強。模擬系統能做到這種表現實屬難得,也難怪不少到過他“毒”所的朋友都說人聲表現無敵,而系統對結像和輪廓的還原潛力無限。
膽機系統遇踢館,最膽怯的可數速度和低頻。在《鼓達人》DSD的重播下,音量我隨即調高,架子鼓的敲擊絕不疲軟,鼓皮硬度扎實爽朗,更重要的是速度的表現。盡管是前膽后膽的驅動,或許得益吹水公供電的改裝,令快速的敲擊得到全面展現。期間吹水公更保證系統即使大聲壓下虐機都不成問題,隨即再度調大,鼓樂的錘心感和能量感直面襲來,架子鼓的規(guī)模仿若就在面前,雖然鼓聲已止,但是欲罷不能。
別后有感
回想當天,其實聆聽的曲目很多,而上述所介紹的只是展現了系統最讓人深刻的一面,除了一流的器材和設備外,每一個發(fā)燒小細節(jié)都不應該被忽略和不屑。而這次走訪的吹水公就是一位既懂器材,也懂得玩出好聲音的真燒友,希望有機會再來“毒”一次。
The post 渾身解數,只為一聲“毒”音,訪順德傳奇音響發(fā)燒友吹水公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聆聽細胞之聲 Zellaton Reference MKII揚聲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即使你首次接觸,觀感上Zellaton讓你感到十足的硬朗和扎實感,亮晶晶的金屬質感單元讓你相信科技含量應該不少,而事實上,Zellaton Reference MKII在聲音上將會向你證實這一切的不凡。
Zellaton Reference MKII
屬性:3路座地式揚聲器系統單元:1×40mm(1.6英寸)高音1×180mm(7英寸)中低音 3×220mm(9英寸)低音單元
阻抗:4Ω
頻率響應:22Hz-40kHz
靈敏度:89dB/1W/m
推薦功率:50-600W
尺寸(HWD):131×45×71cm
重量:135kg
本次試聽的這款Zellaton Reference MKII屬于第二代型號,相比第一代Zellaton Reference,分音器是不同的,單元也是不同的,連箱體的內部結構也有所改變。但由于外觀基本一致,因此索性保守地定為進化版的MKII,這點再次體現德國產品不太喜歡善變的穩(wěn)重。
高音單元上,采用全新的37mm Full-Cone高音單元,振膜為6/1000mm的鋁箔,質量約為0.16g,有著極輕質表現,再以20000高斯磁通量的高音磁路加持。而中低音則為7英寸,有著極高的頻段響應。而低音單元則為9英寸,采用硬質鋁箔制成。鈦膜上的線圈具備耐高溫設計,并確保了最佳的單位脈沖響應。
所有單元都經過“煲”這個磨合期,安裝到箱體上更需要進行微調以達到最佳的頻率響應。Zellaton單元的頻響數據在廠家都有備份,也就是每一只揚聲器的單元這個重要組件,當中的性能數據廠家是有備份的,方便日后的維護服務。
電容方面,Zellaton Reference MKII以不妥協的態(tài)度,采用Duelund Coherent Audio,令分頻表現獲得更加精準。
箱體方面,Reference MKII箱體的厚度在34mm-50mm之間,通過CNC機床進行切割,保證達到100%的合適和精準。箱內Open Cabinet Design(OCD)設計避免內部氣流的壓縮。而底部采用高質量厚重的鋁制底座,保證整個揚聲器有著極佳的穩(wěn)定性。
背面端子更是用到Mundorf鍍銀銅的接線端子,這個端子比較特別,目測為亞克力制作而成,還綁扎了吸振橡膠環(huán),有牢固的緊鎖形式。Zellaton大部分組件均為人手組裝數星期,整個揚聲器在德國手工制作。
首先通過SME黑膠唱盤播放幾段人聲,其中包括何家勁早年罕有的黑膠,《世外桃源》的一曲中,Zellaton Reference MKII人聲表現十分清澈和通透,把何家勁嗓音的特質毫無渲染地再現現場,聲音自然耐聽,一股清新風氣撲面而來。接著播放鄧麗君的專輯,嗓音方面把鄧麗君的神韻和情感得到了很好的表現,音場舒展還原,懷舊的氣息再度散發(fā)。
接著播放斯德哥爾摩Oscars Motettkor合唱團演繹的Cantate Domino(黑教堂),錄音源于1976年PROPRIUS公司制作,當中收錄超過15首曲目,據說均為瑞典的一個教堂唱詩班演唱。在發(fā)燒圈子內聞名源于錄音Hi-End級以及音樂同樣天籟好聽,而非宗教曲目般無趣。
這張專輯曾經在很多系統都作為試聽金碟,而在這套Zellaton Reference MKII上,教堂的堂音以及環(huán)繞感能把現在小型的試音室有所“改造”,閉眼所聽如身處教堂一般,環(huán)繞感和包圍感驚人,當中人聲的部分同樣展現出清脆和通透,干凈和純凈。
在Zellaton Reference MKII上,表現卻毫無遜色之態(tài),重播同樣驚人,口型沒有過分放大,堂音等余韻沒有拖泥帶水,得益于Zellaton威力,令聲音收尾十分干凈,該留則留,該去則去,給人圣潔無邪。
接著播放Eric Clapton的MTV不插電現場,現場鼓掌、歡呼、演奏者掃弦的表現,都在整個試音室中無壓縮還原,而Zellaton Reference MKII此時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個無偏差和染色的放大鏡,把訊號等“口徑”還原給你,絲毫不加入什么味精等,即使把聲音調節(jié)略大,你都不會發(fā)現有什么不妥和失真。
一曲下來,黑膠該有的活生感和保真現場感得到極佳的展現。最后在電子音樂和交響的演繹上,Reference MKII最大的特點瞬態(tài)很強,速度和響應都十分敏捷,你會發(fā)現聲音該有的都會及時展現給你,金屬味不強,更沒有干、緊、硬的情況,《四季》之下有著清新的體驗,信息豐富而精細。
由于Zellaton單元工藝的復雜性,制造成本顯然不低。但所還原的聲音表現,這個回報也是值得的,當然Reference MKII目前級別上已經達到了品牌的次旗艦,價格方面也有不小門檻,但如果對Zellaton單元有所獨愛的,Reference MKII就是非常不錯的產品,值得您去擁有。全文介紹下來,不知道懂貨的您是否已經心動呢?
The post 聆聽細胞之聲 Zellaton Reference MKII揚聲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模擬與數字,兩相兼得 Lab 12 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不過面對今天消費者有限的時間、空間和預算,商家都賣足力氣,盡說自家的產品最好,模擬和數字音源的導購自然產生了誤導。模擬音源領域,主流針對黑膠唱機唱放,而數字領域則針對數字/流媒體播放器、解碼器和時鐘等等。對于剛入門的玩家,選取哪種方向都直接影響著他們未來發(fā)燒的走向,同時也要依據不同消費群體的主觀意愿。
不管是消費者使用模擬黑膠唱盤,還是數字播放器和解碼,最終的音樂表現,都是以模擬的方式還原出來的。因此,出眾的模擬還原設備的效果,成為數字音源設備還原的重要參考,但是數字音源設備依然表現出重要的優(yōu)勢,尤其在頻段的兩極表現、動態(tài)、音樂背景的寧靜度方面,都能做到十分的驚人!確實吸引了當今不少年輕人的追捧,更重要的是,數字音樂資源十分豐富。
針對數字音樂,相信不少年輕玩家手頭也有不少,甚至包括DSD的高清音樂文件等。不過今年大趨勢也逐漸以高清流媒體為主流,因此一臺有著絕佳音樂表現力的解碼產品顯得十分重要了。
而希臘明星品牌Lab 12也看到了這種大潮流,廠家也發(fā)現很多希望流媒體和數字音樂玩家,逐漸對聲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善用電子管的Lab 12針對數模轉換存在普遍性“數碼聲”問題,推出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讓更多擁有大量數字音樂資源和長期便捷于流媒體的玩家,獲得最具模擬效果的音樂性的表現。
DAC1 Special Edition
功耗:最大70VA Max
輸入:1×SPDIF(同軸RCA)、1×USB 2(可選Toshlink輸入)
頻率響應:20Hz-20kHz (+0dB/-1dB)
總諧波失真THD:低于0.2%
額定輸出電平:2.25Vrms
電子管:1×E88CC雙三極管
可選顏色:啞光黑、珍珠白、客制化
尺寸(WHD):43×11×29cm
重量:7kg
Lab 12作為一家在電子管器材方面有著獨到經驗的廠家,推出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產品確實讓人驚奇!Lab 12創(chuàng)辦人,在音響產品的設計上有著十分厲害的實力,他打算以自己多年在模擬領域所積累的經驗和音樂審美追求,打造一款解碼器。讓一直被傳統燒友所詬病“數碼聲”,來一次徹底的刮目相看。
Lab 12花費無數小時進行調聲,務求讓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有著非常接近模擬聲的表現。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當中使用了8顆飛利浦的TDA 1543DAC解碼芯片,以復雜的并聯方式進行配置,并與雙三極管輸出級結合。這顆芯片以梯形格式消除錯誤,同時提供最佳的模擬表現。與所有Lab 12產品一樣,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所有組件,均使用了最佳元件,務求讓聲音發(fā)揮出最佳的表現。
接口方面,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僅具備RCA模擬輸出,而數字輸入接口則具備USB Type B和同軸接口。足以滿足大部分玩家的要求!
前面板方面具備Lab 12標志性的Nissei VU表頭,反映準確的每聲道輸出聲壓,并以左右聲道進行設置,復古味十分濃郁。Lab 12在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內部輸出級使用了Gold Lion Genalex三極I/V電子管,并使用6個獨立的穩(wěn)壓供電組,令聲音的干擾降到最低。除此之外還有Gold Nichicon電容、Janzten Superior Z-Cap耦合電容器。
小言聽感:
首先播放《Chlara EVOSessions》專輯,在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的搭配下,還原的舞臺縱深感展現得格外深邃。對于這種效果,數字音樂發(fā)揮出最大的強項,但是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展現的,除了在背景寧靜度以及縱深感上,連歌者齒音以及呼吸的氣息都能有所反映,可見Lab 12在解碼上調校的功力。在使用上,我先后使用了CD轉盤和筆記本分別直接接駁解碼進行試聽,我發(fā)現這臺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在音樂的活生感以及感染力方面,都得到出色的再現。
接著播放動態(tài)較大的《行星組曲》,整套搭配在第一章火星剛出聲時便已經有十足的氣勢,聲音充實飽滿,高頻靚麗,最為關注的動態(tài)表現方面甚為出色?;鹦恰⒛拘蔷幣畔喈敶蟮恼鹿?jié)能夠演繹出很不錯的氣勢。
盡管播放文件格式并非十分高,但在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下,前級音量稍作調大時也不會發(fā)現失真和干薄,下游合并機對訊源的聲音把控得特別到位,當中細微細節(jié)都能清晰再現,且毛躁感極少。整套系統在播放大編制交響下,風格非常通透細膩,細節(jié)感表現絲毫不失,大動態(tài)的還原亦無壓縮地再現耳前。
隨后再播放《三盲鼠之聲》爵士樂,整套器材給我最大的感覺是樂器定位準確、精細、高分析力,給人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且不乏爵士樂現場的真實性。盡管是近場錄音,但該組合所展現的音場,把伴奏和主樂器拉開了一定的距離,整體表現極為理性,聲音通透細膩,把整個錄制現場充分還原出來。
在樂器表現方面,音色極為自然真實,聲底干凈而樂器線條清晰,尤其當中的鋼琴作為代表性的樂器,非常令人滿意。三頻均衡而全面,表現到位,亮澤度也非常適當,不會過亮,余音收斂適當,給人緊湊之感,音色表現自然耐聽。
最后播放《鼓動心弦》,在打大鼓時,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把整個系統的能量感得到很好的展現,鼓面刻畫得適中,沒有過分放大,相反卻把低頻能量感展現出充足的表現,下潛的分析力銳利而扎實。而在鼓槌敲擊的片段上,清脆、鏗鏘有力的敲擊聲音相當“抓耳朵”,聲音扎實、硬朗并帶有絲絲的光澤感和亮度。
總結:
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作為Lab 12在模擬調聲下的最佳數字產品,在歐洲以及傳統音響發(fā)燒友心目中有著不錯的地位。作為一款以電子管調聲的解碼器產品,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在音樂性和模擬感上都十分出眾,對于擔心“數碼聲”的朋友,這款解碼定能讓你刮目相看。對于今天流媒體的大勢和興起,這款產品可以輕易接駁訊源使用,讓你的數字音樂和流媒體再現高質素的模擬表現力。
The post 模擬與數字,兩相兼得 Lab 12 DAC1 Special Edition解碼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空氣如在顫抖,Casta Acoustics Reference Elettra號角揚聲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在三大古董之中,電子管放大器的膽機,在發(fā)燒民用市場上存在一定的保有量,二手市場和電子管市場一直較為活躍,即使面對強大對手的晶體管機,膽機依然憑借“音樂味”擁有不少的話語權,甚至當今很多晶體管機為了增加音樂性,在模擬端亦會加入電子管作“潤色”成為了慣用的設計手法,也使年輕的朋友對膽機不感陌生。
黑膠呢?我在很多文章都說過了,不管現在還是否能稱得上“復興”,至少黑膠的影響力通過了這次小潮流已經深入燒友和音樂愛好者之心,讓他們懂得了模擬錄音的珍貴和美好。
最后的號角揚聲器,是差點被殘酷現實所拋棄,在目前以全動圈為江山的發(fā)燒揚聲器市場中,憑借為數不多廠家的堅持,萬幸獲得了不足一席之地(號角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還遠不及歐美,不過近年國內號角潮聲勢漸起,表現相當奪目)。
其實要把號角這個產品說清楚,還得從它的劣勢和優(yōu)勢談一談。劣勢方面,針對現代家庭環(huán)境來說是最大,其龐大的產品體積和空間占據,都會讓國內生活空間有限的燒友感到懊惱,至少還得要過妻子大人那一關。因此很多傳統燒友希望在家弄一套號角揚聲器都會被一票否決。優(yōu)勢方面,號角揚聲器其實很厲害的,原因在于其有著極高的電聲轉換效能。這一點在意大利Casta Acoustics官網介紹號角技術方面就已經解析得十分詳細,同時可以解析到為什么上述的古董三大件能在歷史上經常作為系統搭配使用。
號角最早源于留聲機,由于黑膠紋路拾訊放大需要高倍進行,而采用號角技術可以達到更快和更高效能的轉換,因此能輕松放大音樂信息。而當年的放大器也不像現在的晶體管放大器如此高功率和高效能,因此極高轉換效率的號角揚聲器是剛需的選擇,聲音上自然能展現出最直接、最高效率、最真實的聲音表達,因此依然有不少老燒朋友獨愛和鐘情號角。
這一期要介紹的確實是號角揚聲器,有留意我跟大家介紹御品音響所引進的意大利Riviera Audio APL-01SEA / FM-100SE旗艦前后級時,所使用和搭配的號角揚聲器,同為意國品牌的Casta Acoustics旗艦的Reference Elettra號角揚聲器。這款號角揚聲器有著與傳統號角不一樣的設計和特點,至少從體型上,與大多數中大型座地式揚聲器很接近,入戶進門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Casta Acoustics Reference Elettra號角揚聲器
品牌網站向我展現了眾多的信息,Casta Acoustics的設計師為Roberto Tittarelli,他從小就酷愛音響,時間之早可以追溯到13歲。由于當年音響技術傳播的滯后,他在18歲才接觸到這方面的資訊。在成年后,他受到意大利Jesi的音樂劇院聲音風格的影響及反思,并希望打造一款揚聲器能再度還原Jesi Pergolesi劇院的表演一樣真實而偉大的聲音效果。
Roberto Tittarelli
得益于Marua Scuderi女士的加入,令揚聲器展現這種效果成為了現實,她是一名電子工程師,除了日常工作外還努力分享心得及進行研究高保真組件。他們一直認同Casta Acoustics揚聲器必須要擁有一種平衡的風格,并且以現場音樂所展現的美感為參考點。
Marua Scuderi
Casta Acoustics揚聲器目前有3款,ReferenceModel A(書架式揚聲器)、Reference Model B Diva和旗艦Reference Elettra。官網表示Reference Elettra具備最高的性能表現,同時具備很高的聲音透明度。
Reference Elettra是一種高效的兩路系統,也就是說,它以三個號角揚聲器作為一路,實現中高頻段的還原,這一點對于傳統號角而言都是一個大挑戰(zhàn),同時與傳統設計更加特別的是,它以800Hz為分頻點,讓號角能承擔更多一點的低頻表現,實現更接近“全頻段”的效果。由于號角單元一般承擔高中頻段的還原,為了獲得更多的低頻表現,廠家聰明地對號角單元進行矩陣式設計,從而令低頻獲得更多的涵蓋。
低頻段方面由一只15英寸的High Speed Woofer高速低音單元所負責。其采用十分輕質和碳纖維物料混合而成,并能與精細化的三極管放大器進行輕松驅動,在大功率下能展現極高的沖程效果。
中高技術采用了Large Format Wave Guide大幅面波導技術,采用70cm的大型導波管,能輕松還原大型交響樂團及三重奏的爵士樂演繹,并達到最佳的真實感呈現。
得益于第一階分頻6dB/octave,Reference Elettra能更加容易被輕松驅動,對于任何放大器都能輕松搭配。同時能產生更加穩(wěn)定、更寬和更明確的立體聲圖像。Reference Elettra具備三種顏色,與不同環(huán)境的效果都能進行搭配。
從背面可以看到Reference Elettra采用了多個小型倒相孔實現更加高效的反射式氣流設計,其低頻響應和更高的效率均遠遠超于封閉式設計,因此即使反射式設計,也可以展現干凈和中性的效果。Reference Elettra靈敏度高達96dB/W/m,阻抗為8Ω,頻響為25Hz-20kHz,能輕松搭配驅動。
在播放黑膠的Maria Jo?o Pires – Les Sonates Pour Piano,通過Reference Elettra你會發(fā)現鋼琴的聲音具備極高的透明度和分析力,鋼琴中木質的槌擊所發(fā)出的飽滿聲音和顆粒感展現在這款號角揚聲器上展現得十分到位。音質飽滿,結像扎實,快速橫掃琴鍵時展現出一種剔透的質感,靚麗而富有樸實的味道,毫不做作,簡單而散發(fā)出淡淡的木頭味。鋼琴的獨奏有著絲絲入扣的細膩感,而弱奏處撥弦的沙沙質感自然地飄散,兼具很好的韌性?,F場聲音通過空氣的傳播再現出豐富的空間感和結像感。
鄧麗君的《難忘的一天》,人聲的樂曲對于Reference Elettra來說一點都不難,但分析力和人聲的通透性依然十分出色,即使黑膠錄音十分舊,但女歌手的聲線依然非常迷人。把嬌柔的女聲演繹得帶點任性和調皮。
而在平衡度上,人聲口型沒有過分放大,制造出一種刻意的“發(fā)燒感”,相反卻把一種現場的真實感帶給朋友,把女歌手的輪廓有血有肉地展現出來。通過聲音定位,如真、立體地展現舞臺空間,把歌者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地再現,結像凝聚聚焦。
粵語人聲的羅文,Reference Elettra再一次驗證了人聲情感的表現力,不但你發(fā)現羅文聲音的清晰,他每一曲的抑揚頓挫的情感表達都給你一一展現。Reference Elettra對人聲的表現絕不直白,如果搭配電子管放大器,在情感表達的再現和樂器質感等魅力都能充分還原再現,迷人而百聽不厭。
再播放《Suite Espanola》,這類快速節(jié)拍和樂器結合的歡快舞曲,在Reference Elettra的還原下均能再現出十分精彩的表現。Reference Elettra對多樂器和快節(jié)奏曲目都能輕松駕馭,各種樂器定位結像的循跡都在空間中充分再現,讓現場朋友欲罷不能,十分刺激過癮。
《Gounod Faust&Bizet Carmen》的曲目在整個系統上還原更加出色,Riviera Audio百瓦純A類功率與Reference Elettra號角的結合下輕松揭示爆棚的細節(jié)。在大聲壓和能量感下,Reference Elettra在微動態(tài)和大動態(tài)的表現下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交響樂的現場感和細節(jié)表現力在整套系統上毫無破綻,爆發(fā)力和平衡性得到很好的再現。
在《角斗士》原聲大碟上,音量已經挑戰(zhàn)性地調整到3點鐘方向,曲目高潮的片段仿若把房間的空氣分子都激活了,這對于放大器和揚聲器而言都是一個莫大的挑戰(zhàn)。在Riviera Audio和Reference Elettra號角的加持下,電影感、現場感和空間感都發(fā)揮到淋漓極致,在場的很多朋友已經被恢弘的音樂場面和氣勢所深深吸引,當中微細的音樂信息也不會被覆蓋或混過去,聲音傳遞的空氣都好像在顫抖不停。面對如此大聲壓的效果,音樂還原依然毫不失真,保持該有的平衡性、控制力、微動態(tài)和大動態(tài)的爆發(fā)力表現。
最后有感:
盡管與傳統號角一致,但是Casta Acoustics Reference Elettra旗艦號角灌注了豐富的技術,這些技術卻又有別于傳統的一面,得益于毫不夸張的外觀設計和體型,即使在一般住宅也能輕松入戶。
如果有感Reference Elettra體積依然龐大,Casta Acoustics還有一些更小型的書架式揚聲器可以選擇,相信小空間的玩家定能喜歡。如果對于本次介紹的Casta Acoustics Reference Elettra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通過電話(852)9181 8291預約聆聽和享受。
The post 空氣如在顫抖,Casta Acoustics Reference Elettra號角揚聲器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高端系統不可或缺之選,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以“道法自然”為本色的Entreq,深深意識到大自然的力量能賦予音響系統最終極的表現,創(chuàng)始人Per-Olof Friberg憑借自己對自然世界的悟性以及對規(guī)律的掌握,為音響系統設計出眾多豐富的輔件產品,其中地盒便是Entreq招牌杰作,至今地盒產品依然推陳出新,例如這次要向大家介紹的Silver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
為什么Entreq所推出的產品能讓系統發(fā)揮出最“本色”和最“原汁原味”的表現呢?認識Per-Olof Friberg的朋友們應該知道他是瑞典如假包換的農夫,因此Entreq同譯農夫也出于這個緣故所在。農夫當然有自己的土地和農務,其實科技農作的先進程度超出城市人的認識。除此之外Per-Olof Friberg還有一些針對醫(yī)療專供的研究任務,例如空氣過濾器等等,這些產品的開發(fā)和研究與音響領域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Per-Olof Friberg憑借在多年的農務工作中對大自然的哲學有著極深的理解,尤其自然材料以及能量轉移的技術,于是他決心以自然之物打造對人和音響系統最安全和最天然的有益產品,而Entreq正是Energy Transforming Equipment的意思。
繼品牌十周年后,Entreq更加發(fā)力,產品類型和靚聲的解決方案更加多元。從2011年底推出的第一代地盒產品Minimus(小地盒)、Silver Minimus(銀版小地盒)和Silver Tellus(銀版大地盒)至今也快8個年頭,而全新的Infinity無限地盒系列于今年相繼問世,盡管它們的外型跟現在的地盒產品大致相同,但是它們均采用全新的Infinity無限技術(以超過千公斤的高壓將導體進行深度加壓,令導體密度增加、質量和接觸面也加大)。其中旗艦Olympus Infinity(奧林匹斯無限地盒)中所包裹混合礦物的銀網也采用了Infinity無限技術處理,因此箱體內的天然混合礦物也做出了相對的配方調整。而更新的原木螺帽更配上了純銅接線柱,令聲音的密度和音樂背景得以更實在和更深刻的重現,但又不會失去音樂原有的動態(tài)和感染力。
而這次全新的Silver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以全新的“3+1”為架構,3組接線柱連接在一個大地與一組獨立倉(4號接線柱)專門供電源或路由器等產品進行使用,目的是能有效隔絕超高頻對大地的干擾,全新的方式也進一步刷新了我們對音響系統接地方式的認識。而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的內部導體也采用了Infinity的加壓技術,配方物料以及比例也進行相應的提升和處理,令聲音的提升比Silver Tellus得到更多的提升。廠家和代理商也做了一個很好的搭配和優(yōu)惠,凡購買Silver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均配送Eartha Silver Infinity無限銀地線1.65m(WS×1條和H/H×2條)。對于希望滿接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的朋友,第四根線材就需要額外購買了。
現場使用的系統很頂班,Kharma Enigma Veyron EV-2D次旗艦揚聲器由瑞士Soulution725前級和701后級放大器驅動,541 CD播放器也是Soulution的。整個系統經過Sunday影音一段時間的磨合后,聲音漸入佳境,高頻和低頻逐漸向兩極盡頭延伸,但是聲音表現卻與EV-2D苗條的外型相反,聲音寬松而絲毫不干緊。
在播放《摘花仙》,其實在還沒有接上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前,你很難挑剔這套有著不菲身價的頂班系統,對于毫無比較的玩家來說聲音已經無敵了,Kharma那種特有的毒性和貴氣質感,以及絕佳的分析力和甜美感,非Kharma揚聲器是難以散發(fā)出來的。人聲方面有著很強的貴氣質感,得益于鉆石高音的加持以及瑞士Soulution的表現,令高頻的延展性有著很不錯的還原。不過情況發(fā)生轉變的是,當系統的前級和CD播放器接駁到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1-3時候,聲音的分析力開始發(fā)生了變化。音樂背景的深邃感和寧靜度讓人驚喜,人聲的毛躁感大大降低,聲音的模擬味得到了展現。由于聲音的背景得到了“沉淀”,很多音樂的細節(jié)自然得以清晰的浮現,所以你會發(fā)現分析力提升了。
接著把電源排插地線通過EarthaSilver Infinity(無限銀地線)接駁到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4號接線柱的時候。播放低頻曲目時,低頻變得更為扎實和有力,低頻的分析力明顯提升,低頻的密度感和張力都得到了更好的表現,這一下才正正式式把Kharma Enigma Veyron EV-2D該有的極致充分呈現,聲音干凈有層次感及分離感,耐聽性十足。
不過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在聲音上最大的特點,依然是對人聲情感的展現上。在使用地盒后,整個系統在女聲的表達上,不但表現得更為深情,多愁善感的表達在系統上得到了深刻的展現。
接著播放《極品·天籟2019》中著名的《火鳥序曲》。在沒有接駁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前,古典音樂的爆棚性在整個系統上絲毫沒有被壓縮,序曲中所營造的恐怖怪誕的氣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細節(jié)已經很不錯。但當我接駁上地盒后,我發(fā)現聲音的細節(jié)可聽性得到了提高,音樂的信息量如同有所增加一般。音場方面,地盒的接駁令整個空間感變得龐大,音場的縱深感得到了提升。
即使音量在刻意調小時,你會發(fā)現音樂的整體平衡性依然存在而不失,中高頻的表現依然得到很好的保持,細節(jié)的微動態(tài)也清晰反映。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的加持令整個系統的表現得到更好發(fā)揮,而反過來說,如果你是該套不菲價格系統的用家,相信面對這種聲音的提升應該沒有借口會吝嗇“功勞大臣”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的花費。如果對于我所說的產品表示驚奇和懷疑的,不妨可以前往Sunday影音感受一番。
跟Entreq Silver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一并推出的,其實還有Silver Minimus Infinity銀版無線小地盒,據代理介紹Entreq也推出了網線RJ45版本的地線,可適用于路由器、交換機、串流設備上,屆時再針對此款小地盒跟大家做一介紹。
The post 高端系統不可或缺之選,Entreq Silver Tellus Infinity銀版無限地盒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The post 讓你置身于現場——ASI推出《Concert Hall in your living space》測試碟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這次我打算介紹一張有這種性質的測試碟,由ASI(Acoustic System International)出品,但是當中的錄音均為錄音師Alban Sautour在過去20年的代表作品和經驗積累,與ASI聯手合作打造。
熟悉ASI廠商都會想起法籍華人Franck Tchang先生,以空間調校起家,大家非常熟悉的“麗聲雷達”金杯校聲套件就出自ASI廠商,在聲學校正方面有著不小的名氣,部分產品更應用到專業(yè)錄音室中。
Franck Tchang
得益ASI空間聲學調校的能力和對錄音的追求,Franck擁有豐富的錄音師朋友資源,而這次與Alban Sautour共同合作推出《Concert Hall in your living space》測試碟,相信會讓不少對“空間感”、“現場感”、“規(guī)模感”有追求的音響發(fā)燒友所關注。
《Concert Hall in your living space》測試碟以ASI旗下Avantages Audio新品牌冠名,從碟片封面可以看到Avantages Audio CéSAR是一個360°全方位發(fā)聲的揚聲器,在今年慕尼黑音響展上也有亮相,Franck也有向我介紹其設計理念。為了讓用戶感受到如置身于現場的空間聲學體驗,因此《Concert Hall in your living space》在選曲和錄音方面都朝這個方向進行。
Avantages Audio CéSAR
關于錄音師Alban Sautour,Franck給予了高評價:Alban是一位杰出的專業(yè)錄音工程師,同時也是一位精通音樂并會演奏各式各樣的樂器,如Cello、電貝司、鋼琴和吉他,有著廣泛的音樂品味。在錄音技術上十分專業(yè),并有著一副犀利的耳朵,能了解現場音樂的特點,對不同的錄音環(huán)境十分重視。
Alban?Sautour
這次試音碟的曲目一共13軌,開首的為《Battements D’ailes Dans Le Brouillard》,這首曲目選自打擊樂手Jo?l Grare專輯《Des Pas Sous La Neige》雪下的腳印,當中通過展現雪山上純真的聲音,牛鈴等鈴聲,與之結合的鼓子低頻,形成一幅特別的聆聽畫面。憑借著其優(yōu)秀表現,第七、九軌同樣收錄該專輯錄音《Les Flocons Invitent La Montagne à Danser》和《Les Grandes Jorasses》。
《Des Pas Sous La Neige》
第二軌《Anthèse》和第十軌《Mécanique Organique》出自édouard Ferlet的《Think Back Op.2》認識巴赫,重新認識和思考巴赫作品成為鋼琴家的他的重要任務,這一軌看看能否為你帶來新的驚喜。
édouard Ferlet 《Think Bach, Op. 2?》
第三軌《L’idée qu’on s’en fait》和第十二軌《La MusePlantine》,出自法國爵士樂壇原創(chuàng)低音貝斯手Jean Philippe Viret,有“大提琴詩人”之稱,以內斂、哀婉、深情及個人獨特的音樂風格,對人世間豐富情感無限感慨展現出無限的音樂表現力。
Jean Philippe Viret
曾經與édouard Ferlet一度玩過爵士的鋼琴手Violaine Cochard,其專輯Duphly中的《Les Graces》也作為代表在本次中收錄。而她與édouard Ferlet的爵士專輯《Pluck’n Dance》,更有《Danse de profil》作為本專輯的第十三軌壓軸。
Violaine Cochard
第五軌選自Rosemary Standley & Helstroffer’s Band古典專輯《Love I Obey》中的《Geordie》,第八軌也收錄了該專輯的《Love I Obey》。第六軌為Pervoli Blue,由魯特琴演奏者Bruno Helstroffer演繹,他的樂風風格迥異,創(chuàng)作靈感也來自于多個不同的世紀,以極具智慧和想象力的特點帶領聽眾進入一場妙不可言的時間旅行。
《Love I Obey》
作為ASI推出的測試碟,如果你試音室已經安裝有麗聲雷達聲學校正套件的,《Concert Hall in your living space》測試碟的聆聽體驗肯定是你不能錯過的,結合ASI所說的“現場”再現,說不定能成為與之配合的重要校聲軟件,不管你信不信,我們已經收藏了一張。
The post 讓你置身于現場——ASI推出《Concert Hall in your living space》測試碟 first appeared on FIPLAY.
]]>